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专访

刘中民:能源变革护航“双碳”之路

人民网发布时间:2023-08-01 11:44:29  作者:丁亦鑫 王一丹

  推进能源革命,护航“双碳”之路。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创新与普及给大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针对以上相关问题,人民网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

  主持人:7月20日,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您获得了这一称号,有什么感受?

  刘中民:我们的研究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表彰,更是对我们团队所做工作的认可。要勇于创新,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能够服务于国家的能源战略,最终取得成果,得到普遍认可,才能获得这样的称号。这说明我们的路线大方向是正确的。

  几十年来坚持一个方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甲醇制烯烃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多次更新迭代了,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要勇于创新,坚持大方向。

  主持人:您带领团队开发出甲醇制烯烃技术,于2010年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煤制烯烃工业化,这项科研成果对能源安全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创新和普及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刘中民:我们处于油气时代,石油的发现和利用给人类文明带来很大进步。它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和能源有关的油品,例如用于汽车、飞机、坦克的燃料油。还有一类是塑料制品等各种有机产品,它无处不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塑料分为好几类,其中有一类叫聚烯烃,其主要成分是烯烃。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这种基础化工原料,烯烃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都是依靠石油的。但我们石油总产量不够,只能逐渐增加进口量,这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要立足于自己的资源,开辟新的技术路线。我们国家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用煤炭做出实用性产品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从烯烃这个方向来看,从煤炭到烯烃要分好几步,首先将煤炭变为煤气,然后再变成甲醇,这部分已经完成工业化,最难的一步是把甲醇变为乙烯和丙烯,我们几十年来就是研究这一件事。2010年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煤制烯烃工业化,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供需环境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看待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

  刘中民:国家要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和国家,要实现民族振兴,一定与我们的物质基础和工业水平有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资源,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过高,会带来一定风险。一旦进口石油不顺畅,会造成一系列产业链的风险。所以,对于能源领域,我们既要发展,也要守住安全底线。

  主持人: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刘中民:“双碳”是一件大事,是一项牵涉到国家永续发展的系统性工作。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现象还是有改进的余地,比如说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供需矛盾,这就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做对事、真做事。做对事,大方向要符合国家需求。真做事,要往实用的角度做,而不是浅尝辄止。除此之外,科研人员要想着把成果转化落地,不但要把事做好,还需要广泛的合作。

  现实情况下存在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这也是科研成果能否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好的成果从来不愁转化。一方面成果本身要成套化,科研成果并不是单个科学家或者一个小团队能做成的,所以我刚才强调合作很重要。另一方面要做对事。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要让大量的科研人员切实地做真正社会需求的研究工作。

  主持人:作为新时代科学家的代表,您未来在能源领域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刘中民: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国家建设服务,这就涉及我们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我们团队正在关注煤化工、石油化工怎么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最近在做利用煤化工的基础产品和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进行耦合的研究。举例来说,我国现在的烯烃工业主要通过石脑油高温裂解,能耗很高,副产物的甲烷产量也很高。我们做的甲醇制烯烃技术是强放热,反应温度较石脑油高温裂解低很多。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技术,把甲醇和石脑油两种原料混合起来,做到自热平衡,可以将整个过程的能耗至少降低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甲醇和石脑油的耦合做烯烃、芳烃,让煤化工、石油化工联动,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新技术、新机会。

  来源:人民网记者 丁亦鑫 实习生王一丹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