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b·体育(中国)

陕西延安: 2023年新能源装机达3.73GW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4-03-01 15:16:37
2月29日,陕西延安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延安中能建临镇光伏、国华五谷城风电等5个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新能源总装机达到373万千瓦。2024年,延安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省级能源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围绕重点产业链群部署科技计划项目150项以上,为油煤气开采、能源综合利用、农业防灾减灾等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能源资源就地转化,依托延长石油、陕煤等链主企业,推进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黄陵碳硅新材料、子长100万吨洗中煤、安塞7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加快大唐延安富县电厂等4个火电项目二期、陕皖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延川伴生气低碳烷烃综合利用、宝塔天然气储气调峰和配套LNG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黄陵煤化工干熄焦、安塞3GWh储能系统集成制造、吴起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进一步推进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天然气综合利用、能化装备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等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千亿级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化工、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5%,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7.5%。

详情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7日在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延安市市长严汉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按照市委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80.2亿元、增长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0亿元、增长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108元、16492元,增长5.3%、8.2%。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坚持政策靠前发力和经济运行调度两手抓,出台稳增长50条措施,整合10亿元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以主要产品稳产增产支撑经济增长。生产原油1428.4万吨、加工原油960.9万吨,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原煤5378.2万吨、增长2.6%,天然气99.5亿方、增长9.2%,LNG 209.8万吨、增长19.6%,发电量213.9亿千瓦时、增长88.1%,卷烟产值增长5.4%。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86.3亿元,增加值增长0.1%。部省共同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组建延安苹果研究院,苹果产量464.4万吨、稳居全省第一,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3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22.8万亩、产量73.2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一产增加值增长4.5%、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延川乾坤湾、甘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别创建为国家5A和4A级旅游景区,举办全国越野滑雪青少年锦标赛、“黄河记忆”非遗大展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1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分别增长1.7倍、2.8倍。出台促消费16条措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2倍,建成“延安味道”美食示范店32家,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3.5%、10.6%。新建5G基站1039个,行政村5G信号覆盖率达到90%,省政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落地延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6.9%,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倍。

(二)健全机制抓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六个一批”动态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机制,市县两级破解堵点难点944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0亿元、同比增长4.3%,社会资本、产业、制造业项目投资分别增长18.9%、19.2%、1.2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4%。争取国家和省上资金310.5亿元、增长14.4%,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8亿元、实施项目42个。延榆高铁、王瑶水库扩容工程开工建设,西延高铁、东绕城高速、延安智慧物流产业园、延长石油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黄陵宏兴、子长车村一号井等4处煤矿,陕煤黄陵店头电厂、延长石油富县电厂等4个火电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新增装机469万千瓦。中能建临镇光伏、国华五谷城风电等5个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新能源总装机达到373万千瓦。

(三)改革创新挖潜能,动力活力持续释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审批改革,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营商环境满意度95.24%、排名全省第三。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机制,市县两级累计为448户企业破解难题805件。清理拖欠企业账款30.7亿元,退减缓税费14.5亿元。市场主体达到24.87万户、增长4.4%,其中企业6.23万户、增长8.5%,净增“五上”企业133户。新增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9家,入选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1%、9.9%,存贷比74%,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6.6%。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新入驻企业和机构42家、转化科技成果37项,延安大学科技园获评省级大学科技园,延安能源化工专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黄陵入选全国创新型县,吴起、志丹获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49.3%、1.3倍,新增瞪羚企业6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9亿元、增长34%。中欧班列“延西欧”专列首发,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9.8亿元、增长13.2%,跨境电商交易额1.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64.7亿元、增长25.8%。

(四)突出县域促融合,城乡建设持续加快。“一县一策”打造首位产业,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9个,其中超过200亿元的达到5个,黄陵、吴起入选西部百强县。延长、延川工业园区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累计建成省级化工园区11家、占全省的38%,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增长6.1%。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累计完成中心城区14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富县、甘泉创建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宝塔、子长获批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陵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志丹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县试点,宝塔获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安塞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子长、延川、黄龙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子长安定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2个。

(五)协同攻坚强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20万亩,“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做好3棵5000年以上古柏及古树群保护,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在延举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连续四年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1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延河流域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黄陵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延川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安塞被授予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宜川被命名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优先保障惠民生,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扎实推进巩固衔接工作,3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退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7.4%、位居全省第一。安塞南沟村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交流基地,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考察团来延实地观摩。“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56万人。建成“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特色示范校50所,新增学位1170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延大附院获批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市社会福利院建成投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1.5%、11.1%。成功举办首届延安新“九一”扩大运动会,圆满承办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中超女足联赛陕西志丹女足主场赛事。民歌《擀毡调》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陕北道情现代戏《乾坤湾》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红秀《延安延安》等演艺精品深受市场青睐。

(七)综合施策守底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建立安全稳定周研判、月调度机制,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妥善处置延川新泰煤矿“8*21”重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以案促改”活动,应急通讯卫星电话配备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1%,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21%。全面完成政府债务年度化解任务。中省信联办交办件报结率100%,市级领导包抓重点信访案件化解率72.7%,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六个零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9%、22%,社会治安满意率98.6%,平安建设满意度97.5%。宝塔消防救援站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方志、档案、供销、工会、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0件、政协委员提案121件,办复率100%。修订《延安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持续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果。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付出的努力比预想的大,工作的成效比预判的好,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于全市人民的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中省驻延单位、驻延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关心支持延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原油、原油加工等主要工业产品稳产增产压力较大,产业链条延伸集聚不够,引领性、支撑性大项目较少,县域综合实力还不够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煤矿、危化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还需持续用力。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持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巩固和扩大多年累积起来的好的发展态势、好的发展趋势、好的发展气势,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4.4%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基调。准确把握经济工作规律,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稳”为大局和基础,以“进”为方向和动力,以“立”为先手和关键,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形成质量并进、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实现“两个较高”目标。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中的牵引作用。紧盯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省直厅局支持,切实把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资金支持和发展增量。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及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注重协同联动,强化精准滴灌,放大叠加效应。以企业和群众感受度、满意度为标尺,加强政策评估问效,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是用足用好“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建设项目、十大民生实事”四个抓手。市委确定的十大行动计划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十大重点工程是引领延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十大建设项目是稳增长促发展增后劲的有力支撑,十大民生实事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的暖心举措,构成了完整的工作项目化推进体系。坚持领导挂帅推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服务群众周“解忧”等机制,靶向发力推动“四个十”落地见效,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

四是系统运用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前瞻布局策略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破难点、疏堵点、解痛点,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持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谋划布局重点产业链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

三、2024年重点任务

(一)统筹创新赋能和链群推进,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上取得新突破

聚焦“增量器”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关键变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产业链群发展蓄势赋能。抓住用好西安“双中心”建设机遇和秦创原总窗口资源,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推动更多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向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聚集,全年新入驻企业和机构40家、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培育引进科技型人才和优秀产业发展团队50名(支)以上,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争创省级秦创原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常态化开展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进延、博士服务团进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省级能源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围绕重点产业链群部署科技计划项目150项以上,为油煤气开采、能源综合利用、农业防灾减灾等提供技术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瞪羚企业突破10家。

聚焦“土特产”提升现代农业新质效。聚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把精深加工作为产业链延伸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千亿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以延安苹果研究院创新平台为牵引,加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和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应用,打造吴起楸子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推进全国苹果产业气象保障示范区试点工作,推广“坑、桶、器、药”四法防冻,加快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新建防雹网5万亩,改造老果园10万亩,苹果产量达到48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中国供销延长果业深加工、甘泉精酿苹果酒等项目,推进苹果产业和食品加工、果园机械、包装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贯通发展,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0亿元。推动畜牧业、设施农业、小杂粮产业提质增效,集中连片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和老旧棚型改造,支持建设地头预冷库、畜禽和蔬菜产地集散基地及配送中心,新建规模养殖场100个,瓜菜产量达到165万吨,小杂粮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提升洛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甘泉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承载能力,支持富县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宝塔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预制菜、休闲食品等产业,促进农产品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左右,一产增加值增长5%左右。

聚焦“稳控转”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落实新型工业化要求,持续稳煤、扩油、增气、兴电,争取子长北部矿区总体规划获批,建成投产富县芦村一号、子长天任等8处煤矿、新增产能985万吨,推进全市新建和产能120万吨以上矿井智能化开采,推广CO?驱油与封存等先进技术,建成延安气田中区北部6.6亿方产能项目,开工建设中区南部22亿方、东区7亿方产能项目,支持延安卷烟厂实施技改,推动主要工业产品稳产增产。加快能源资源就地转化,依托延长石油、陕煤等链主企业,推进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黄陵碳硅新材料、子长100万吨洗中煤、安塞7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延安原油储备库、富县延长石油混合轻烃综合利用、甘泉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安塞LNG氦气回收等项目,加快大唐延安富县电厂等4个火电项目二期、陕皖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延川伴生气低碳烷烃综合利用、宝塔天然气储气调峰和配套LNG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黄陵煤化工干熄焦、安塞3GWh储能系统集成制造、吴起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进一步推进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天然气综合利用、能化装备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等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千亿级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化工、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5%,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7.5%。

聚焦“扬挖补”释放文旅消费大潜能。建好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红色教育培训、黄河文化旅游、青少年研学实践目的地。推进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强化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示范引领,启动甘泉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发挥陕旅、陕文投、万达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中小微文旅企业发展,建设延安红色(影视)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金延安、延安二道街、延安红街、延安1938等旅游街区品质能级,丰富特色文创产品和精品演艺,努力把游客“流量”变为消费“增量”,全年接待游客4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多措并举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围绕商超、百货、餐饮及成品油等领域持续发放消费券,推进汽车、电子产品以旧换新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加快公共停车场、景区景点、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新建改造“延安味道”品牌示范店20家、美食街区2条,让城市“烟火气”更浓。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打造一批县域电商直播基地,扩大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再争创2个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聚焦“新赛道”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按照“一新四化”布局,加快算力基础、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电信5G创新应用产业园、移动无锡*延安智算中心、圣地云等项目,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重点行业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新建5G基站600个,创建全国“双千兆”城市。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智能矿井”“数字油田”“智慧农业”“数智景区”建设。组建延安数字产业集团,依托延安云计算数据中心,争取承接省级以上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数据异地灾备业务,培育发展信息传输、数据运营等大数据产业。加快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中小企业“赋能、赋智、赋值”专项行动,数字经济企业达到630家以上,加快建设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统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上取得新突破

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六个一批”动态管理,以“十大建设项目”为引领,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社会资本、产业、制造业项目投资分别增长10%以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增发国债,围绕全市“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点工程”,谋深储实重点项目,储备项目数量和投资额保持在开工项目的3倍以上,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45个,年度投资1089亿元。坚持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月调度、季观摩机制,夯实市县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企地携手,开展前期手续办理攻坚行动,加快安塞空气新动力负氧离子系统、志丹高压储氢罐及柔性管道等257个产业项目,延榆高铁、吴华高速等63个基础设施项目,农村饮水安全改扩建、延大附院妇女儿童医院等25个民生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保障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建成投用志丹高端有机胺、东绕城高速等150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坚持重点项目重点保障,建立“一项目一清单”要素保障机制,新增土地指标60%以上用于重点项目,对“十大建设项目”实行领导包联、专班推进。

以更多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压实县(市、区)、开发区主要领导抓招商引资责任,用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干部学院等“家门口”的招商资源,建立跟班招商等机制,统筹打好以商招商、依培招商、基金招商、乡情招商“组合拳”,组建并配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驻点招商力量,扎实开展“企业进延”“商会入延”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招引一批发展有前景、政府有税收、企业有收益、群众有就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把落地项目、实际使用资金、企业产值和纳规入统作为检验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标尺,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提升招商项目合同履约率、转化入库率、资金使用率、建成投产率,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0%以上。

以更优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项目、承载产业的“主战场”,聚焦“五集五区”发展目标,实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出台支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精准定位园区主导产业,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综合承载能力。统筹全市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资源,优先支持园区发展,完善水电气暖路讯等配套基础设施,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健全“一站式”帮办代办和园区、部门联动审批服务机制。推动延塞一体化,加快延安高新区、安塞高新区和宝塔新材料产业园“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深化与上海化工区战略合作,支持甘泉工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富县、延川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经开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增长10%以上。

(三)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和开工许可“一次办”审批模式,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工程,开展亏损企业治理、存量资产盘活、经营成本管控、债务风险化解专项行动,整合同质化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以上,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的成本费用下降5%。加快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面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推动“延西欧”专列常态化运行,夯实主体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临站经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延安无锡全方位对口合作,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培育引进外贸企业,扩大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和高端能化、石油装备等工业产品出口规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8亿元、增长5%以上。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三整治四提升”为抓手,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激励政策,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座谈,发挥好延安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四贷促进”服务站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全面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强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细化支持入库、关心在库、帮扶退库企业措施,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全年净增“五上”企业16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

(四)统筹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融合协调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有机更新”提升城市能级。聚焦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优化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实施一批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海绵城市方塔样板片区和枣园、桥沟、大砭沟示范片区建设,启动刘万家沟、文化沟等10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师范路拓宽、北高速出入口交通改善等治堵疏解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40个。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行城市管理“马路办公”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强化新区人口导入、产业植入,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城市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坚持“一县一策”壮大县域经济。把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县域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好市县域促进中心作用,动态优化“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事项清单,持续提升首位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按照功能定位,持续培育引进强县富民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功能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增速1个百分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子长、富县等县城更新改造,加快延长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县建设,再争创2个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积极推进安塞至子长高速公路项目前期。推动镇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补短板强功能,分类推进10个省级、1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打造“三农”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节点支撑。

抓实“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四色管理”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市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保持在80%以上,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思路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消费帮扶力度,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好洛川、黄陵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再争创1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面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以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成1万座户厕改建任务,争创50个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农村稳的省级示范村,建成100个市级示范村。

(五)统筹保护治理和绿色发展,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上取得新突破

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压实各级林长责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抓住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六期等重大机遇,加强白于山区和黄河西岸土石山区等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80万亩。持续做好18.8万株古树名木保护。实施低质低效林草改造和退化林修复等工程,落实封山禁牧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持续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聚焦再现“滚滚延河水”目标,加快推进延河流域系统治理和王瑶水库扩容工程,启动龙安水库前期工作。新建、加固淤地坝135座,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0平方公里。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地下水保护监测,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整治,补齐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污水收集设施短板,加快子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安塞、富县、宜川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一断一策”推进14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退出全国地级市后50位。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做好扬尘治理、臭氧和PM2.5防反弹精细化管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以上。持续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强化废渣废液全过程监管,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广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示范项目,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大力发展中药材、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统筹用好全市林业碳汇资源,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支持黄龙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宜川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统筹兜底保障和增进福祉,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成色上取得新突破

紧盯重点群体稳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和大学生基层就业行动,持续开展“红色筑梦*创业延安”招聘,全力争取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拓宽跨区域劳务协作、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以上。落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政策措施,加快不动产权证办理,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大力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服务业,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聚焦优质均衡强教育。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巩固“双减”成效,提升县域教育质量,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教育。推进安塞、洛川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安塞、吴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加强教师和校(园)长队伍建设,建立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机制,连续3年每年向县(市、区)定向培养300名地方公费师范生。推进黄陵等5所职教中心“双达标”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双高计划”院校建设,支持延安大学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

深化三医联动促健康。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完成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扩大市域内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范围。全力争取市人民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建好延大附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吴起、子长、洛川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抓住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机遇,加快31个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转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全民参保质量,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药品耗材集采“扩围提质”,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持续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坚持文化惠民优供给。持续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服务水平,建成开放延安博物馆,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设立文艺创作基金,推出更多体现延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扩大《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红秀《延安延安》等精品剧目影响力,擦亮“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延安过大年”等特色文化品牌。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遴选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芦山峁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研究阐释,加强钟山石窟等5处国宝级石窟数字化保护利用。加快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建设,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建成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完善保障体系兜底线。全面落实养老、生育、失业、工伤等保险政策,扩大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范围。推进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和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加快发展银发经济,扩大老年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供给。坚持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并举,盘活用好现有保障房资源,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广宜川“融救助”机制,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三年行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由每月60元提高至100元,加大因病、因灾遇困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七)统筹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上取得新突破

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拓展运用“两说一联”机制,推广“九平式调解”,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六项机制”和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加大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力度,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强化革命旧址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加大民爆物品、寄递物流、民宿等领域监管力度,建好用好“雪亮工程”,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偷盗原油、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品牌,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防范风险,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果,支持吴起、甘泉、宜川等7个县(市、区)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加强府院联动,推进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效衔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监管,严查破坏营商环境、侵犯市场主体权益等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八)统筹防范风险和守牢底线,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保障上取得新突破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3万亩以上。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依法规范管理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配套,加大粮食高产整片创建力度,落实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产量70万吨以上。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积极稳慎推进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分级实施债务总量管控,严禁超出财力水平铺摊子、上项目,确保完成高风险县(市、区)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降”任务。压实市属国企偿债主体责任,增强企业造血机能,规范投融资和担保行为,用好各类金融和政策工具,“一企一策”推进国企债务风险化解。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硬约束,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强化金融领域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推行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坚持安全稳定周研判、月调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常态化彻查重治重大风险隐患为抓手,扎实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严格落实《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强化全链条监管,力争C类煤矿消降40%,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强化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兵役征集、优抚安置等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社科联、红十字会、侨联、关工委等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各位代表!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新光、添浓彩,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永葆忠诚本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将认真履职尽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将厚植为民情怀。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我们将恪守清正廉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管力度,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延安力量!

名词解释

1.“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2.新时代“枫桥经验”: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的“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形成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3.“浦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主要内容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4.“四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5.市委“一六四”工作布局:“一”是担负起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时代使命;“六”是锚定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生态保障体系、全域开放体系六项战略任务;“四”是强化思想政治、总体安全、能力作风、科学方法四个重要保障。

6.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1是把握一个遵循,即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2是着力两个较高,即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和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3是强化三个支撑,即以项目建设支撑产能释放、以产量增加支撑产值增长、以政策激励支撑预期改善;4是用好四个抓手,即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建设项目、十大民生实事;5是做实五个保障,即加强党的领导、强化要素保障、提升能力作风、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舆论氛围。

7.“六个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纳统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

8.“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9.“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10.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高等院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

11.“一新四化”: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

12.“双千兆”:5G移动网络千兆和光纤宽带网络千兆。

13.“五集五区”:产业园区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政策集成支持,逐步建成产业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改革开放引领区、绿色发展先导区、吸纳就业核心区。

14.“亩均论英雄”:建立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的政策配置体系,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15.“三整治四提升”: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整治和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专项提升行动。

16.“四贷促进”:通过首贷、续贷、信用贷、随借随还贷等惠企信贷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1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18.“马路办公”: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坚持马路一线办公,采取排查、巡查、抽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发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分析研究城市管理规律的工作方法。

19.“四色管理”:依据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上年度人均纯收入、家庭成员劳动力状况等因素,将重点关注人群分为红色帮扶区、橙色介入区、黄色关注区、绿色巩固区四个区间进行有针对性动态监测和帮扶。

20.“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21.“双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达标。

22.省级“双高计划”: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23.“两说一联”: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

24.信访工作“六项机制”: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包案接访机制、“最多访一次”机制、信访矛盾事前介入机制、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维稳机制、涉访重点人员属地稳定工作“双交办、双考核、双问责”机制。

25.“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6.“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27.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安全生产排名通报、定时排查、交叉检查、责任倒查、先行免职、信息报送机制。

来源:国际能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