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正式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专家普遍认为,《规范条件》提高了行业发展的技术门槛,有助于构建良性的产业生态体系。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适时进行修订,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目前,在光伏制造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无序竞争加剧、市场波动调整、技术迭代提速等问题和挑战,《规范条件》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产业发展形势的最新要求与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
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
新版《规范条件》提高了硅片、电池、组件等全产业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修改为“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这向企业释放了避免单纯追求规模化、谨慎扩产的信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认为,在目前光伏供需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供给端的调控是加快推动供需恢复平衡的关键举措,提高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有利于对行业进行规范,有利于加速淘汰一些落后产能。
新版《规范条件》还强化了绿色制造和环境保护要求。增加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等要求,鼓励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引导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强化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专家认为,新版《规范条件》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等方面提出要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规着重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