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字当头,“干”字为先。2022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增长3.5%、位列全省经济大市第一,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跻身全省第三,入选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五大城市。新春第一会,常州激发新能源之都建设磅礴势能,推出“新能源十条”,设立“企业家日”。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全市上下要铆足“四敢”精神,把不可多得的发展之“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之“能”,全方位提升发展能级,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强链补链固链,敢为善为领跑赛道
常州,曾因强大的轻工业被誉为“工业明星城市”,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双手舞出8条龙”“小桌子上唱大戏”正是产业链思维的初始表达。
新时代十年,常州奋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一股韧劲强链补链固链,一手前瞻布局新能源赛道,一手夯实现代产业体系,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双双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北有“梦想”南有“理想”,北汽、上汽、东风等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万帮新能源等一批独角兽企业走向全球。
产业链条强筋壮骨,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去年全市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形成“发电—存储—输送—利用”新能源产业闭环。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陈金虎表示,随着城市竞争重回产业主赛道,制造业是常州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就是锻造发展优势的“制胜之道”和“独门绝技”。建设新能源之都,常州有深厚的产业底蕴、强大的工商基因、领跑的雄厚实力、巨大的成长潜力,要围绕产业生态“建圈”、依靠重点企业“强链”、引进关键项目“补链”,不断完善产业图谱,持续深耕产业基底,以“四敢”精神激荡雄心壮志,服务全国全省大局。
懂得舍得等得,同向发力敢干敢创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实现跨越,关键在于把握机遇“窗口”、抢占产业“风口”。
去年,中创新航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完成了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绝地反击;曾经的蜂巢能源只是一企业内部事业部,如今成为动力电池创新的新锐力量。常州抢抓风口赢得先机、借力资本放大优势、大胆改革激发活力、精准服务打通堵点,“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同向发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常州6万多家企业中,有37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和89家上市企业,该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获工业大奖总数领跑全国同类城市。
让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常州秉持“懂得、舍得、等得”理念,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5年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市级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基金连续3年以不低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引导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新能源产业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确定性、最富爆发力的领域之一,常州发出动员令,挺进新赛道、进入新蓝海,打造链主企业、旗舰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组建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布局“一总部四中心”,大力建设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储能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设立绿色能源基金,努力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理想汽车立足常州、辐射全国,去年交付整车13.3万辆,同比增长47.2%,全新智能化工厂达产。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柯研表示,从制造到全产业链协同,理想汽车还将在常州着手布局纯电动车型以及制造能力,高端零部件项目陆续落地,并进行芯片封装设计和仿真验证等关键试验,形成多域联动、特色彰显、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龙头龙身龙尾,“敢”字当头蹚新路
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常州要让产业发展的“龙头”昂起来、“龙身”动起来、“龙尾”摆起来,全力争创新能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真正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龙头高昂,动力电池产业链能量满格、“从优到强”。7年间,连续3个百亿元重大项目,宁德时代不断加码常州。目前溧阳已形成以江苏时代、上汽集团为龙头,璞泰来(54.310, 1.44, 2.72%)、北星新材料、科达利、紫宸等60多个知名企业落户的全产业链。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映明表示,宁德时代将以超400亿元的投资体量、60余家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总量,以龙头产业集群助力打造新能源之都。
常州聚焦行业“卡脖子”问题,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或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再造等专项,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巩固“领跑”优势。对获得国家和省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公共创新平台,最高奖励1亿元。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杨红新介绍,企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系统创新、制造创新等领域全面发力,全固态原型电芯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大规模量产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不断深化AI智能制造战略,打造灯塔工厂和数字化工厂,让优质产能加速释放。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常州氢湾破圈而出,以制氢、储氢装备以及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设备制造,带动氢能产业快速形成“制、储、运、用”产业链。
常州,敢为人先,向新而行!(记者 蔡 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