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国内b·体育(中国)

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期待核心拼图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05-16 00:00:00

对于江苏而言,无论“汽车制造”,还是“新能源汽车制造”,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既负载着历史的辉煌,也记录着现实的瓶颈。

近几年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逐渐崛起,海外品牌特斯拉的横空出世,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和一些人的故事,成为很多国人——包括普通购车人、投资者和专家们关注的新焦点,不断出现“拍案惊奇”。

江苏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大省,也是制造大省,然而并非制造强省,缺乏整车龙头,产业链完备却不够强大,品牌附加值不足。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江苏这一新兴产业?这一产业又如何面向全新市场突破瓶颈,升级发展?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江苏制造”新能源汽车?记者深入业界采访调查。

5月13日,陆先生在小鹏汽车南京建邺吾悦广场体验中心预订了一辆小鹏P5纯电动轿车。五一至今,这家店的新订单已有数十个,基本恢复到了春节后的预订量。5月1日至15日,北汽极狐空间南京宜悦城店的订单量已与整个4月份持平,较2-3月大幅上升。

4月以来,不仅是南京,除了个别城市,江苏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正悄然回升,与大多数燃油车型的销量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厂商仍积压着大量未交付订单,众多新车型密集入市。3月份,广汽三菱阿图柯纯电动SUV上市。4月,上汽智己L7纯电动轿车正式发布。5月5日,上汽荣威iMAX8纯电动多用途汽车(MPV)开始预售。虽然新车型实际销量或预订量尚不惊人,但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气。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销售走势的反差,标志着前者对后者的替代正在加速。据江苏省汽车工业办统计,今年一季度,产销量分别为10.35万辆、9.93万辆,同比增长1.75倍、1.81倍。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预测,今年江苏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可能超过20%。

零部件产业基础雄厚

江苏是最早具备大规模汽车制造能力的省份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70多年前,曾长期与拥有“一汽”的吉林、拥有“二汽(东风)”的湖北同为新中国汽车业强省。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建立在燃油汽车制造业的基础之上,但需要更强的研发实力、更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作为曾经的传统汽车制造强省,“新能源汽车制造”被视为江苏汽车业重新崛起的新机遇。呼应国家规划及财政补贴政策,江苏省政府在全国较早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及一系列扶持政策。历经10余年培育,迄今江苏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在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等诸多带有“新能源基因”的产业链环节,一批江苏新兴企业正迅速成长为领跑者。

江苏“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的地位,来自多方面的优势。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下简称《江苏“十四五”规划》):其一,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全国领先。据江苏省汽车工业办公室统计,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25万辆,同比增长1.6倍。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充电桩12.5万个,全省19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073个乡镇实现充电桩全覆盖。迄今全省车桩比为2.2: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二,产业链竞争力强。整车产品特色明显,如:海格纯电动大巴、理想增程式SUV、徐工重卡等销量均位居细分市场前列。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尤其雄厚,配套齐全,产能利用率高。2020年“三电”系统实现营收超70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当年内销动力电池产量33.6吉瓦时,全国市场占比40.3%,居各省首位。仅常州一地已集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国内主要动力电池企业,总产能达85.5吉瓦时。中创新航研制的全气候高安全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汇川技术的客车电机控制系统、苏州绿控的专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万帮数字能源已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充电网络。

其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有智能网联汽车企业400家,获批国家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并涌现出中电莱斯、中汽创智、领行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

其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起步。截至2020年底,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110余家,初步形成了涵盖上游氢气制备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下游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的产业链,燃料电堆、空压机、加氢站成套设备等产品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显著。

江苏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源于省市各级政府对既有汽车业资源与新兴技术、资本的重新整合。从新能源汽车消费大省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江苏业界走过的道路并不漫长,可谓水到渠成。然而,江苏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最核心的一片拼图——“整车制造龙头企业”迄今为止依然缺失。

难觅整车龙头企业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布: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30日将公开拍卖江苏赛麟汽车公司资产,起拍价23.78亿元。即使拍卖成功,也很难弥补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们的巨额投入。这家位于如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2016年成立,一度被视为面向全球的业界“新星”。

在江苏新能源汽车业,“流星”远不止赛麟一家。去年11月,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基本宣告该公司旗下的“拜腾汽车”曲终人散。拜腾曾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折戟沉沙的江苏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不在少数。南京博郡、淮安敏安、南通陆地方舟等早已难以为继,苏州前途、常熟奇瑞捷豹路虎、盐城华人运通至今销量寥寥……

“流星”众多,各有因果。但至少说明,江苏新能源汽车缺乏有足够实力的品牌企业。江苏虽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大省,却难觅整车制造龙头。南京的长安马自达、常州的理想汽车、镇江的北汽麦格纳、泰州的长城欧拉,是目前仅有的具备新能源乘用车规模化产能的江苏厂商,且均为省外汽车企业在江苏的生产基地,几乎没有独立的战略规划和品牌运营能力。几家“基地型”的企业,加上南京依维柯、苏州金龙、南京开沃、徐工等数家新能源商用车和重卡制造企业,这已是迄今江苏新能源整车厂商的全部阵容。无需与上海、广东等汽车强省(市)相比,即使比较以往汽车制造的“边缘省份”浙江、安徽,这一阵容都显得极为薄弱。

整车制造品牌厂商无疑是牵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引擎。上海引进的美国特斯拉、广州小鹏、合肥蔚来、杭州零跑、桐乡哪吒等“造车新势力”,深圳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新能源、上汽智己等传统厂商新创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均活力十足。新车型不断面市,品牌知名度迅速提高,市场销量总体不断上升,迅速成长为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龙头”。对比之下,“龙身”强而“龙头”弱的江苏,不仅是整车组装产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配件及服务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终结果是产能浪费、投资效益不高、无数企业被市场淘汰。

江苏何以难觅新能源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因传统汽车制造业瓶颈导致的整车产能利用率低下,是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3月,我省曾自查汽车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发现全省整车产能利用率连年下降,从2016年的78%下滑至2020年的33.03%,并存在违规提供优惠条件、闲置产能规模较大等突出问题。全国各省之中,我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排名居后。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省汽车工业办)处长熊斌谦坦言,一些新能源车企有意利用闲置整车生产厂房、土地等,增加产能,均因目前全省产能总体利用率偏低而遭遇困难,难获国家批准。

企业实力不足,某些产业链环节仍不够强,也是重要原因。据《江苏“十四五”规划》的分析,对标国内外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凸显。最为突出的如整车企业融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关键零部件企业,单体规模也普遍偏小,缺乏系统类、总成类零部件企业集团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创新载体少、研发能力弱,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有待提升。

亟待政策引导扶持

如何才能够塑造江苏新能源汽车业——尤其是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专家普遍认为,长远、科学的规划引导,精准的政策扶持,是当务之急。

据国家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今年补贴标准在去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共服务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车辆,退坡20%;至今年底终止。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面广量大的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包括轿车、越野车等,今年新政仍旧利好。截至去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新能源车占比仅2.6%,空间巨大。虽然补贴退坡会带来部分车型涨价,但不会明显影响市场需求。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江苏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依然拥有足够的发展机会。但欲把握机会,首先需要及时调整、自我升级。

专家指出,江苏各设区市应加强本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研究,避免重复投资。据《江苏“十四五”规划》,我省到2025年的目标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针对这一目标,未来几年我省将进一步推动整车企业兼并重组、产能合作,提升产业集中度。区域布局方面,加快南京、徐州、苏州、盐城、扬州等传统汽车生产基地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专家认为,应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项目孵化。

据记者了解,理想、北汽麦格纳、长城欧拉、南京依维柯等江苏制造新能源整车品牌企业普遍加强了高续航、极速充电、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力度,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新能源汽车需求。理想汽车副总裁李冠华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总销量91314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小鹏,超越了蔚来。较2020年增长了1.73倍。这是在仅有一款“理想ONE”增程式车型的情况下创造的业绩。她透露,计划到2023年三季度推出全新的纯电车型。南京依维柯正在打造超高续航、极速充电、长寿命、高集成化的纯电产品平台,在已有纯电动物流车、专用车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小型化新能源客车。

来源:江苏经济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