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国内b·体育(中国)

【全国节能宣传周】清洁能源技术助推中国华电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3-07-11 15:59:23

  本网讯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7月10-16日,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国低碳日定为7月12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公司系统内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普及绿色低碳技术知识,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促进中国华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期,集团公司官微推出“绿色低碳技术”系列典型案例展播报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划分的5个技术分支,集中展示中国华电在清洁能源、化石能源降碳技术、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储能技术和节能与能量回收利用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今日推出“绿色低碳技术”系列典型案例①清洁能源技术助推中国华电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中国华电坚持非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把水风光电作为增量发展重点,加快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抓好可再生能源制氢攻关任务,稳妥推进生物质能发展,跑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度”,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涌现了一批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典型案例。

  我们驭“风”乘势,逐“光”而行,大力发展风光电。

  中国华电首座海上风电场,能发电的“定海神针”。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是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位于“世界三大风口”之一的福清市龙高半岛与平潭岛之间的海坛海峡。总装机容量299.2兆瓦,共46台风电机组,2021年11月18日完成风机全容量并网。项目在全国首创了海上风电机组自主可控主控系统,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设备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5%,获得2023年中国安装协会科技进步奖。建立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综合监控数据平台,实现风机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及预警,指导运行管理人员合理优化调整风电场的运行方式,达到“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目的。设计年发电量可达11.2亿度,预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万吨。截至2023年5月31日累计发电量20.51亿度,相当于节约标煤约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3万吨。

  新疆首个“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一批清洁能源基地项目,总装机10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80万千瓦,光伏项目20万千瓦,6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自开工建设以来,创下新疆区域单日吊装八台风机的最高记录,使用世界首台XCC2600吨伸缩臂起重机吊装,完成当时全国陆上最大单机容量中速永磁机组6.7兆瓦风机吊装。积极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5个子项、25项电力“五新”技术。引入光伏治沙及“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系统保护和修复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度,年节约标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万吨,对加快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依“水”发力,持续巩固水电发展优势。

  水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金上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加快建设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造一体化开发创新“策源地”。为解决基地建设重大技术难题,金上公司组织国内优势资源,逐步攻克拉哇水电站强震区窄河谷建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基础上筑堰及叶巴滩水电站高寒高海拔高拱坝混凝土温控等世界级难题,为后续高原重大水电项目建设作好技术储备,积累宝贵经验。叶巴滩水电站通过精心研究,将位于藏区的金沙江支流下游53公里河段作为栖息地进行保护、减缓工程实施对水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的案例,成功列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苏洼龙水电站投运长江流域第一套双向联合过鱼系统,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双向过鱼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目前,金沙江上游川藏段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规划总规模已超6000万千瓦,为原水电基地规划规模的6倍以上,投产、在建和可研总装机1633.6万千瓦,将成为我国纯清洁能源开发的又一个“巨无霸”。

  我们“氢”装上阵,加大氢能核心技术攻关。

  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加快推动并网投产。以青海公司为主体,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成立了青海省氢能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青海氢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与孵化平台、高端人才汇集与培养平台、对外交流平台、标准制定及检测平台以及政策研究平台,促进青海省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支撑和服务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青海公司依托青海省能源大基地布局,全力推动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华电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一期建设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采用高效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并配套建设相应的储氢设施,是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制绿氢的首次尝试。项目年可发绿电22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54.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8万吨,制氢规模600标准立方米/时。对推动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华电首套1200标方每小时碱性电解槽正式下线。碱性水电解制氢是当前最有规模化商业应用前景的“绿氢”制取方法,高性能大型电解槽制造是关键核心技术。2022年7月12日,中国华电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的1200标方每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暨气体扩散层(GDL)成果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华电在电解水制氢装备及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大规模绿氢制取及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提供了坚实保障,对氢能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蓄“质”而发,积极稳妥推进生物质能发展。

  我国第一个利用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耦合发电工程。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生物质混合燃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依托现役#6煤电机组的高效发电系统,耦合农林废弃残余物进行发电,入选国家能源局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每小时可处理秸秆、树皮、锯末、花生壳、菌棒、谷壳等生物质农林废弃物8吨,折算装机容量为10.8兆瓦,年可消纳生物质农林废弃物约5万吨,年替代标准煤约1.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并且通过消耗农林废弃物,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增收1700余万元。

  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实现废副产品变高品质有机肥。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五道营村,占地面积43亩,总投资约7000万元。项目依托国家能源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研发了具有华电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湿耦合厌氧制气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并被列为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项目可年处理养殖废弃物4.75万吨和农作物秸秆2920吨,年产沼气量为438万立方米,配置2台600千瓦沼气热电联产机组,年发电量900万度,产生的沼渣结合微生物调控技术年产固态生物有机肥1.4万吨。项目可年实现碳减排量约4万吨左右,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带动潮河流域有机农业种植1万亩,探索形成“生物燃气+循环经济”新模式,对当地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践行绿水青山发展理念意义重大。

  中国华电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定力,坚持风光水火储协同发展,坚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攻方向,全面厚植绿色发展底蕴,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