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山东省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区域运维资源及内部管理机构整合融合,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探索开展“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改革,扁平化赋能组织形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通过扁平化管理改革,山东省公司整体用工效率较改革前提高31%,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1%,单公里运维成本下降14%,自动化通信自主运维率和关键设备自主保养率提升至100%,安全生产异常事件同比减少87%,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核心能力更加强化,效益效率明显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以思想之变绘就改革发展新蓝图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山东省公司党委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广泛开展基层调研,摸清制约发展的痛点、员工关注的热点,广泛开展形势任务宣讲,消除疑虑、激发动力,广大干部员工实现从“要我改”向“我要改”的思想转变,“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的管网铁军拥抱改革的信心更加坚定。
对标国际一流,把准改革方向。遴选出管理幅度、管网密度相似度较高的国际一流管道公司作为对标对象,从职责界面、专业管理、制程融合、数字转型、IT承载、业绩考核等六个维度开展自我诊断,研究确定以推进“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公司高质量发展方向和改革战略部署更加清晰。
优化改革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两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分析改革中的难点和制约因素,组织专班编制《山东省公司两级管理工作方案》,完成机构精简、人员精干、业务流畅、运行高效的两级管理模式设计,绘就改革时间表、施工图,两级管理改革与业务流程再造的耦合路径更加明确。
重塑组织架构,以机制之变迈出深化改革新步伐
推行改革试点,探索最优实现路径。选择济南作业区开展改革试点,制定实施细则,开展3轮桌面推演,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员工队伍稳定。通过实施改革试点,找到劳动组织优化、同质化业务共享、基层非必要职能上移、专业技术力量下沉等问题的最优解,形成业务涵盖全面、工作安排细致、可操作性强的两级管理改革工作指导手册及专业分册,为全面铺开两级管理改革提供工作指引。
山东省公司编制“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完成新作业区组建,全面启动两级管理改革。图为德州作业区2024年3月召开两级管理改革交接会议。
优化机构设置,加固基层管理底座。参照“三支柱”模型理论,提出“1个本部+4个中台+23个作业区”的组织架构,确保本部指令直达基层、基层问题直达本部,实现上下同频共振,解决管理上热下冷、执行力逐层衰减的难题。作业区优化调整后,管辖半径缩小55%,风险管控更专注、应急响应更迅速。2023年成功防范及冲散打孔未遂15起,打孔盗油及盗油未遂数量同比较少24%,年度破案率达100%;标准化站队建设由量向质提升,达标率提升至91%。
同质业务共享,实现管理效能最大。遵循“共建、共享、专业、标准化”理念设置4个中台,作业区合同、招投标等非生产类同质业务放到共享中台完成,把支撑性业务的“弹药”集中起来,实现人员、管理、技术、数据的共享共用。作业区仅保留需在生产现场完成的必要职责,主要工作职责减少81项,压减24.6%,基层一线轻装上阵,作业区作为“前线战斗部队”的战斗能力显著增强。
再造业务流程,以管理之变实现治理能力新提升
优化制程体系,适配全新管理架构。编制《山东省公司两级管理模式下制程优化方案》,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厘清两级管理模式下本部、共享中台、作业区三者的工作界面和业务流程,完善两级管理的角色岗位匹配和授权适配,各业务域之间实现横向拉通,“报表多、台账多、人工算、重复报”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全面优化,成本管控水平不断提高,同口径运维费用下降2亿元左右。
强化专业管理,全面提升运维效率。通过推行专业垂直一体化管理,形成管理协同、专业联动机制,技术创新力度加大,自动化通信自主运维率、35千伏及以下电气设备自主运维率和压缩机自主保养率提升至100%。通过集中优势力量组建维抢修中心、“一队一特长”整合维抢修队,公司具备了三点同时动火连头、低压封堵作业的能力,年度自主动火率超60%。顺应管理模式的转变,实行运检维一体化管理,成熟应用“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多岗合一”大工种、大岗位管理模式,推动复合型人才迅速成长,输油、输气工双证上岗率达到45%,用工效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完善数据承载,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结合改革后生产管理数据的流向变化,推进作业区生产管理数据汇总整合,收敛接口、统一存储分发,打通与集团公司数据湖的数据链接。利用“零代码”平台开发适应两级管理需求的个性化应用程序,通过数字化赋能和平台建设,为两级管理提供支撑。开展数据拉通对齐,2万点生产数据内嵌到集中监视平台,形成“数字档案馆”,数据直采率超90%,实现从“业务数字化”到“数字业务化”转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