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国内b·体育(中国)

求实奋进九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综述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4-10-11 15:07:39  作者:韩旭

  1934年10月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九十载栉风沐雨,九十载踔厉笃行。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历经新中国成立前艰难前行、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发展、改革开放后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接力创新等不同历史阶段,书写了传承探索、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以“建设世界一流学会”为目标,紧密围绕能源与电力科技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技奖励、科学普及、标准制定、期刊出版、科技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在凝聚行业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助力人才成长、推进科学普及、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星星之火,长夜微光

  193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54.2万千瓦。电厂凋零、设备落后、运行维艰……我国电力工业在一片贫瘠与伤痛中行进,步履蹒跚。

  面对积贫积弱的电力工业,交流与合作成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最为迫切的需求。

  1934年10月14日,在上海八仙桥新青年会九楼西厅,一群从海外留学回国的电力科技先驱秉持“以电气事业兴,其他工业随之举”的远见,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确立学会基本宗旨是“联合电工界同仁,研究电工学术,协力发展电工事业”,确定《电工》杂志为学会会刊。这是我国电机工业发展史上首创的行业性学术团体,也是我国学术团体中创建较早的一个学会。

  学会成立后,董事会先后下设出版、电工名词审查、职业介绍、丛书编辑、通俗电学等委员会。1935年,经学会组织申请,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会员国。学会开展电工名词审定,统一电工标准,创刊《电世界》,促进电力科学普及,服务中国电力发展。

  攀登之志,薪火聚光

  抗日战争时期,学会的工作几乎陷入停顿。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电力工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也为学会带来了新生。

  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业会议提出:“电业工作必须走在一切工业的前面,没有电就不会有现代的工业。”

  从1956年第一台国产6000千瓦火电机组投运,到1960年新中国首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再到1970年我国开工建设首条330千伏输电线路……20多年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装机规模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世界第25位跃升至1978年的第8位,达到5712万千瓦,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这一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电力事业发展。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1958年恢复重建。学会恢复重建后,以深化学术交流为己任,致力研讨关键问题,引领技术发展方向,组织开展了学术报告会、技术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科技讲座、现场观摩等多种学术活动,先后参加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IEC的会议,接待英法日澳等学术团体来华访问,为促进电力领域国内外交流架起桥梁。学会组织机构不断壮大,设置了组织、学术、会刊编辑委员会和10余个专业委员会,于1964年创办《电机工程学报》。

  革新之路,足迹闪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各行业各领域用电需求不断增长。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形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积极举办学术讨论会,论证提出了在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电力弹性系数要大于或等于1的意见,为确定合理的电力发展速度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秦山核电站、达坂城风电场、葛沪直流、三峡水电站等一批电力工业丰碑式工程相继建成,电源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电源全面发展,电网规模迅速扩大,电压等级持续攀升。到2012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达4.98万亿千瓦时,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下,学会全面推进宏观战略规划、重大科技问题、经济技术问题等研究,在科技咨询、科学普及、标准规程制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学术交流研讨建言献策,有力支撑我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

  进入21世纪,加快发展特高压成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学会通过学术交流的途径,为中国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提供技术支持。

  2005年4月12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联合在北京召开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研讨会。会议提出“我国交流特高压和标称电压为1000千伏,设备最高运行电压为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额定电压为±800千伏”的建议。该建议报国家技术标准有关主管部门并被认可。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学会的组织建设和学术活动的开展。

  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健全分支机构,会员人数大幅增长,学术交流繁荣活跃,科学普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持续深化。1980年,学会成立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1990年,学会发行英文刊Electricity。1991年,学会成立电机工程技术人员之家。1993年,学会英国分会成立。1986~1995年,学会组织专家学者编纂并出版世界首部电力百科全书——《中国电力百科全书》。2003年,学会承办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007年,学会创办《动力与电气工程师》会刊。2010年,学会成立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中国国家委员会,学会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IEEE PES)联合设立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学会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提升。2011年,学会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学会被民政部评估为4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

  九秩之业,时代新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电力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电力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我国电力成就不断刷新纪录:2015年,全国如期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目标;2022年,拥有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水轮发电机组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建成特高压输电工程39项,特高压输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2024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实现历史性跨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学会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围绕能源电力发展需求,推动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进步。

  学会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完善会员服务机制,会员人数突破16万;重视电力科技奖励工作,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荐的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9项,其中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每年评选顾毓琇电机工程奖和电力科技人物奖,深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会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

  学会致力于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深化学术交流,年会、院士专家论坛、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年会等成为能源电力领域标志性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办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和电力系统技术、能源互联网与能源系统集成、可持续电力与能源等国际会议,发起成立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学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建立学术报告发布制度,推进《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一流期刊建设,牵头建成能源科技期刊集群化平台;修编发行《中国电力百科全书》,审定《电力名词》,学会学术引领力显著提升。

  学会致力于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制定发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发展规划(2017-2020-2025)》,联合13家单位发起“电力之光”科普行动计划,授牌199家电力科普基地,创办“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活动,连续18年组织科普下乡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开展“电力之光大讲堂”线上系列讲座、受众达30万人次,“电力之光”已打造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品牌。

  学会致力于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承担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研究、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组织修订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编撰中国科协“双碳”图书,开展科技查新及科技成果评价,推进团体标准工作,深化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学会设有工作委员会12个、专业委员会61个、省级学会33个,拥有个人会员16.7万余名,单位会员430余家。学会于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17年被民政部评估为5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在中国科协最新学会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九秩印记,薪火相承。90年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始终与电力同行,与时代共进。学会1934年创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中国科技工作者振兴中华、繁荣科技、发展中国电力工业和电机工程科技事业的奋斗史,是中国现代科技史和科技社团发展史的折射和缩影。

  站在历史新起点,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携手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锚定“双碳”目标,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己任,奏响中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韩旭)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