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3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围绕“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商议政。
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围绕这个问题,常委们这样建言——
着力建设现代化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据测算,2025、2030、2060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当前的11%,上升到15%、22%和60%。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化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方面,需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能源电力领域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传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领域的突出矛盾和关键制约,精准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为此,曹培玺建议:
一是健全能源安全体系,做到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源网络安全。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能源科技资源整合。
二是推动能源电力低碳生产,全力推动新能源跨越式发展,稳步推进西南水电接续开发及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持续推动煤电低碳发展,提高煤电利用效率,提升机组灵活性,推动煤电向提供调节服务转变,通过加装CCUS、高比例掺烧生物质等方式,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转变。
三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电力市场体系与机制建设。
四是提升能源电力智慧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展煤矿、油气田、管网、电网、电厂等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和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能源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领跑全球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在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常委王天戈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任务是要改变传统能源结构。
王天戈表示,当前在生物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大量有价值的秸秆被直接还田或者在田间烧掉、大量餐厨垃圾流向了不该去的地方、净水厂污泥变成了新的污染源……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上述物质的处理方法均不符合自然规律。“生物质资源虽然形态各不相同,但大自然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归宿——‘腐烂’。如将‘腐烂’过程放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就是厌氧发酵,就能得到清洁能源——沼气,每吨秸秆可以获得500多立方米沼气(其中CH455%左右,CO240%左右)。”王天戈解释道。
为此,王天戈建议,建立“跨部门规划、跨产业融合、跨地域发展”的联动机制,建成“单体规模适度、区域布局合理、各自分散运行、统一调度管理”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大力推广高产能源植物的培养、种植、采收、贮存,推动农业与能源产业联姻,用“产业治污”提高重污染耕地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甲烷重整制氢技术研发和投入力度,扩大氢气获得渠道,促进氢燃料电池和甲烷燃料电池研发、推广、应用,助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生物质、生物天然气与分布式燃料电池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储备范畴,“十四五”期间开展好试点和推广工作;将有效施用沼渣、沼液等生物有机肥和CO2气体纳入国家扶持范围。
企业要承担起碳达峰、碳中和历史使命
“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一场能源革命。”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表示。
在斯泽夫看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应对挑战,准确把握“双碳”目标要求:一是中国是世界碳减排主战场;二是中国完成碳中和目标,将成为全球实现碳排放最大降幅国家;三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处理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项重大考验;四是中国能源结构将发生百年巨变,实现碳中和必然引发中国能源深刻革命;五是中国电力供应体系将迎来巨变,必须要着力构建起安全稳定可靠的新型电力供应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六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迫。“面对上述这些挑战,唯有发挥创新主导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才能更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斯泽夫说。
斯泽夫表示,企业家要锤炼过硬作风,敢于创新、敢于战胜风险和挑战、敢为天下先。同时社会要为企业家营造健康成长环境,鼓励企业家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事业中创新创业,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加快推动建立企业创新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同时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战略部署和成功经验,为传统和先进制造业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合力,积极申报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短板技术”研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智慧电网、清洁功能氢能储能等领域,积极开展联合创新攻关,加速推进能源装备领域、海洋工程、新能源动力等方面科研成果产业化,助推我国加速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最后,加强企业家合作,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体系。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合作观念,善于与资本市场、不同技术所有者和投资者开展合作,在重组和合作中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中国政协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