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深度阅读

三峡热评:在科技创新中充分释放青年活力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11-25 00:00:00

  本网讯(王璐)前不久,共青团中央公布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大坝项目部副主任杨宁荣获“创新创业好青年”称号。

  是时代的后浪,也是创新的前浪。同杨宁一道,从智能建造到智慧水务,从高原追光到深海逐风,在三峡集团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前沿,正活跃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身影。

  青年思维活跃、钻研劲足,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更高。据统计,科技工作者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获奖研究时的平均年龄为38.7岁。回顾中国水电发展征程,三峡工程也在当年一大批30多岁为主体的“60后”手中变为现实。

  如果说,三十年前的三峡青年攻克巨型水电机组、高坝筑坝等技术,是沿着既有技术路径解决“追赶的难题”,那么今天的三峡青年面对的,则是巨型机组研发、数字化转型等“领跑的挑战”,任务只会更重不会更轻,变量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面对挑战,以杨宁为代表的一批批三峡青年奔赴金沙江水电建设一线,先后“破解”大坝温控防裂、建基面开挖结构整体安全等多项世界级难题。78项科研攻关、56项授权实审专利、10项省部级科技及管理创新奖......这份“硬核”科研履历属于三峡青年。

  保持领跑优势,要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而在创新中充分释放青年活力,不仅关乎一座座“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当前建设,更关乎“国之重企”人才队伍的长远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精锐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让他们“敢领跑”“能领跑”?

  放手用才,给予敢闯敢干者以“摸爬滚打”的沃土。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青年要在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更扎实地成长成才。

  三峡建工青年工程师雷肖,作为海上风电专项工程攻关团队骨干,长期扎根江苏如东建设一线,组织设计院所、制造企业、安装单位聚力攻关,通过一次次专题论证、权威诊断和技术会战,雷肖带领团队实现亚洲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零的突破”,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中。

  保驾护航,给予“冷板凳”、“小火花”以持续的支持。青年人才思维活跃,但创新却是漫长的求索,需要日拱一卒的个体定力,更需要去粗存精的集体耐心。

  乌东德大坝建设期间,大坝项目部黄灿新团队萌生了提效灌浆测量的“点子”,乌东德工程建设部通过“设立课题、申请基金、实时跟踪”全程辅助,给予团队多轮改进的充裕条件。最终,黄灿新带领孙云山等“80后”“90后”,打造出国内首批适用于灌浆的非接触式激光测距系统,填补了高精度地表抬动监测的空白。

  做好托底,为勇攀高峰者提振进取的精神。创新是一项庞大繁复的系统工程,创新活动更是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其中既要突出“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也要汇聚“绝大多数”的攻坚合力。这股合力的形成,呼唤着宽松和包容的环境,以及相互激荡的思想观念。

  从世界最大地下厂房洞室群到最大单机容量机组,从智慧水务系统到智慧能源探索,无不需要凝聚起更广泛的创新战线。三峡集团加强成果转化激励,建立创新尽职免责机制,为“鼓励探索、包容失败”建章立制;同时打造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创新积沙成塔。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人才能否脱颖而出,也是检验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文化的“试金石”。将创新的平台搭建在更广泛的场景中,让创新的价值贯穿于体制机制中,把激励与包容融入创新活动当中,我们必将凝聚更多青年人才筑梦江河、踏浪前行,共谱新征程上朝气蓬勃的创新之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