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拉开帷幕,“能源融合发展,共建绿色世界”分论坛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视频致辞,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胡建华,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庞骁刚现场出席,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线上出席,共话能源领域的发展路径与未来。
李保东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风险,塑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和主战场,推动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需要推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加快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协同发展,创新能源数字新业态,并开展能源融合发展国际合作。中国自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逐渐从倡议变为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希望此次分论坛能够汇集各方智慧、取得丰硕成果,为国际能源融合发展和相关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宋海良在发言中表示,绿色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三大经济形态”是当前发展形态的底色、基础与框架,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普遍共识,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牛鼻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能建作为中国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聚焦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利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突出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四大融合”,围绕“新能源、大能源”“新基建、大基建”“新能建,大能建”建设融合能源、融合基建、融合能建,让融合无处不在,向着“交融(多能互补、绿色转型)”“数智(数字赋能、智慧物联)”“联通(国际合作,互联互通)”三大趋势蓬勃发展。
向海平表示,近期,国家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十四五”及中长期能源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国家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实现“双碳”目标,大力推进能源产业链碳减排重点,支撑和服务重点行业转变用能方式。能源融合是实现能源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有效途径,也是必由之路。能源融合发展,需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消费侧绿色低碳转型。
刘吉臻表示,能源革命是一个艰巨、复杂,甚至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任务目标,必须处理减碳去碳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路径应该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新旧能源相互融合,此消彼涨,新能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主体地位,进而实现零碳的目标。从技术的层面来讲,就是发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禀赋优势,融合成为稳定、可靠、安全的能源,将供需互动融合到一起,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使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多流融合。
胡建华表示,加快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发力,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招商局作为交通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方面,通过源头减碳和过程降碳推动自身业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集团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助力社会和产业上下游实现双碳目标。一是推动低碳绿色港口建设;二是推动绿色公路创新;三是推动低碳航运转型;四是通过园区的运营管理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庞骁刚表示,“双碳”进程的加速,对于整个能源行业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从能源的生产侧来说,清洁化速度、趋势明显;从能源的消费侧来说,电气化趋势、程度在不断加深;从能源利用方面的高效化来说,必须应对安全保供、技术进入无人区、配套政策更新等方面挑战。国家电网作为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引领者和先行者,最主要是要推进传统的电力系统这个电力网转向能源互联网,真正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让能源融合发展,共同建设美好的绿色世界。
阿里·扎希里表示,作为欧佩克第三大石油生产国,阿联酋一直在加大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投入,致力于推行能源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石油时代”对于阿联酋影响,阿联酋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到2050年,阿联酋要实现44%的能源供给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阿联酋坚持共赢基础发展多边合作与全球的伙伴共同发展能源融合,一是欢迎各国企业在阿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二是欢迎与阿方企业在全球开展新能源合作,三是在加速自身能源转型的同时,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新能源项目。
周瑞表示,预计全球将在2035-2040年大规模推广“深度脱碳技术”,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每个国家和地区在此之前确定自己的“转轨路径”,不仅是增加可再生能源,而是寻求可再生能源与电网、新能源等更合理高效结合的办法。转轨路径并非是统一的,可以通过优化各地的生态系统创造碳汇,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