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中国证券报》25日刊发文章《能源央企完善长效机制加大保供力度》。文章称,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受阶段性寒潮等因素影响,近期用电负荷保持较快增长,电力供需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南方电网出台了保障民生用电的重点举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能集团等能源央企则相继对重点地区的能源供应加大了保障力度,确保安全平稳应对此次寒潮。国家能源局表示,2024年要着力强化能源安全保供监管工作,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能源监管的首要任务。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发挥“压舱石”作用
1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b·体育(中国)发言人李冰在国务院b·体育(中国)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督促指导中央发电、煤炭、电网、石油石化天然气企业按照统一部署抓实、抓细、抓好工作,优先保障民生供给,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过节。未来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因地制宜推动气电、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调峰电源建设。围绕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
李冰说,2023年中央发电企业加强电煤库存管理,电煤库存始终处于高位水平,煤电机组保持安全高效运行,全年累计发电5.35万亿千瓦时。中央电网企业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累计组织跨区跨省电力支援4761次、电量209亿千瓦时。
中央煤炭企业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加大煤炭开采力度,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最大限度保障电煤供应,全年累计产煤11.3亿吨,日均产量308.3万吨,同比增长4.5%,再创历史新高。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深挖国产气、进口气潜力,确保油气安全稳定供应,全年累计销售天然气3543.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大局出发,更好发挥央企在关键时刻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在保民生、保大局中督促指导中央发电、煤炭、电网、石油石化天然气企业按照统一部署抓实、抓细、抓好工作,优先保障民生供给,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过节。未来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因地制宜推动气电、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调峰电源建设,加快推动已核准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按期投产并网。围绕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
全力保障供应
1月24日,记者从南方电网了解到,南方电网近日出台了八方面重点举措,从全力保障电力供应、供电质量、供电安全等方面抓实各项工作。
在全力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南方电网表示,将充分发挥大电网的平台作用调剂余缺,加强负荷精准管理,全力以赴保经济增长、保社会稳定、保民生用电、保电网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南方电网表示,遵循“先复电、后抢修”原则,提高电网故障抢修效率;强化营配数字化协同,实时跟踪抢修过程,及时、准确传递停电复电信息。
在保障用电安全方面,南方电网表示,将有序组织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协同地方政府,积极治理城中村、老旧小区、高层住宅用电隐患,提高终端用户安全用电水平。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保暖保供工作全面发力,多措并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可靠供应。记者从国网湖北电力了解到,国网湖北电力正进一步加强空中能源大动脉建设,为特高压直流远距离跨区送电提供保障。
国家能源局表示,2024年要着力强化能源安全保供监管工作,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能源监管的首要任务,督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能源企业履行保供主体责任、落实保供政策。同时,加强电煤、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协调推动能源稳定供应。
平稳应对寒潮
面对寒潮天气,华能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大型能源企业加大能源保供力度,充分发挥央企“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1月24日,华能集团有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华能集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满负荷生产。2024年以来,华能集团累计发电量约为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累计供热量超6082万吉焦,同比增长5.8%,充分保障供暖温度稳定。
记者从中国石化了解到,近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切实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加大对重点地区供应保障力度,确保安全平稳应对寒潮。
据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月19日起,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每日向北方地区供应天然气超9000万立方米,较寒潮来临前增加800万立方米。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天津LNG接收站均保持高效运行,日均外输天然气超6000万立方米,工作人员加强设备设施巡检力度,实时监控关键数据指标,确保安全平稳运行。
为确保湖南地区资源稳定供应,中国石油长沙分公司于1月19日至22日紧急向属地市场提供成品油2100吨,切实保障湖南地区资源稳定供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