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能源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地位越发凸显。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最高追求,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统筹推进学科、人才和科研体系改革,不断将办学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能源强国建设的实际贡献。
构建“大能源”特色学科体系
建设能源强国,人才和科技是重要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结构与质量,关系着能源类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战略需求,学校主动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将学科体系建设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系统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于能源战略建设“大逻辑”。
学校以学科为统领,以平台、人才为支撑,不断完善“大能源”学科体系。2017年以来,学校一手抓传统能源优势学科建设,一手抓新兴学科布局,深入实施“强化传统石油石化优势学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信息等学科领域,提升通用基础学科”的学科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并顺利完成新兴学科专业领域布局。学校主动发挥石油学科在能源学科体系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投入1.3亿元实施“通用基础学科提升计划”,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通用基础学科+优势学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形成了能源特色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能源”学科体系。
学校围绕“大能源”学科体系推动人才团队、平台设备、创新能力一体化建设。2017年以来,学校累计投入7亿余元用于加快建设高端平台,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平台体系。围绕“大能源”学科体系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新增高端人才数量实现3.5倍增长。
培养具有“大情怀”的行业人才
能源类人才是推进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主体和动力源泉。一直以来,学校师生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绝大部分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大型石油化工厂、油气能源战略通道的建设运行,为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面对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以构建和完善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抓手,强化教育教学“新基建”,夯实一流人才培养平台,巩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快速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留学生教育结构优化和培养质量提升,增强继续教育品牌影响力,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全面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协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形成“顶层设计、统筹联动、院部主体、运转高效”的思政工作机制。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近10年,学校累计有4895名应届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涌现了一大批在艰苦行业、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教育供给端口“精耕细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凸显。当前,学校81%的招生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7年保持90%以上,40%以上签约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获得以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2019年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力争“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些部署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
作为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共建的高校,与能源行业天然的紧密联系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学校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将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转化为打造能源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驱动力,构建完善了新时代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体系,聚焦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大需求,超前布局谋划,加强有组织科研,组建多学科融合团队,实施政校企协同攻坚,在实现原始创新突破和攻克“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以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实质贡献提升学校科研工作服务国家能源事业的战略意义。“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1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4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学校坚守服务国家能源事业崇高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打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要求,向着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展规划处处长、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20日第6版 作者:李贞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