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 > 专家观点

王震:海上风电呈蓬勃发展态势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3-11-21 09:20:00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积极产业政策引导下,海上风电呈蓬勃发展态势。海上风电等海洋电力业产值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3%。这得益于我国优良的基础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我国拥有长度超过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为海上风电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我国是全球海上风资源富集的区域之一,据中国风能协会数据,海上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25亿千瓦。福建、粤东风资源最佳,已建设海上风电项目的最高发电小时数超过5500小时,是陆上的2倍多。

  二是政策引导有力。国家和地方政策相互衔接,从发展规划到资源获取、科研支持、金融服务等,构建了“目标牵引—配套支持—落地实施”多层次立体政策框架。依托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建立了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集群,以及“产业集群—产业园/产业基地—生产基地”多层次产业格局,产业园在23个地市已建成或在建28个,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提出深远海浮式风电产业园建设规划。

  三是电力供需高度匹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目前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在52%至56%之间,电力需求增速快,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电力缺口逐年增大,为海上风电消纳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根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数据,海上风电在沿海省份用电量中占比将稳步提升,预计到2050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占沿海各省比例将由目前的1%上升到17%。

  四是工程技术实力强劲。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快速发展,具备大型风电安装船、海缆敷设船等船舶装备研制能力,具有高效的运输、沉桩、吊装等施工作业能力。此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等为海上风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基础建造、系泊系统、安装施工、运维救援等产业链环节与海上油气重合。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规划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优化近海风电布局,启动深远海风电规划和开发示范。

  从目前并网规模看,我国基地建设进程略有差异。江苏、广东保持领先,江苏累计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带动长三角大基地建设进程在全国领先,广东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超200万千瓦,助力北部湾、粤东大基地建设进程紧跟长三角。山东半岛大基地建设提速追赶,山东半岛南V等项目实现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

  多家机构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可达90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将是增量发展的主力。“十五五”时期,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保持在500万千瓦至700万千瓦之间,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将超1亿千瓦,五大基地将完成全部近海6000万千瓦建设。

  海上风电加速走向深远海,浮式风电更加适合更大更深的场址。目前,“三峡引领号”、中国海装“扶摇号”、“海油观澜号”项目完成建设,海南万宁百万千瓦级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开工。浮式风电从工程化加速向商业化推进,2026年累计装机容量有望突破50万千瓦。未来海上风电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融合发展形式多样。近期,支持海上风电与其他能源融合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要求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田深度融合发展示范。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活跃,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水淡化、制氢等模式正在从试验探索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综合能源岛、油气平台供电、风浪联合等试验项目陆续推出,如“海油观澜号”实现为油气平台直接供电,海上风光同场项目首期建设完成。融合发展将成为普遍共识,引领构建新场景,建立新业态。

  第二,技术突破超乎预期。浮式风电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示范验证项目如雨后春笋。未来可能取得新突破的方向包括致力于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的风机与浮式基础一体化耦合技术,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运维模式等。

  第三,建设成本持续下降。从2010年至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成本下降超过40%,目前为9000至13000元/千瓦。大机组应用、规模化建设、融合发展等助力持续快速降本。到2030年主流风机单机容量为15兆瓦至20兆瓦,更大机组可减少桩基与安装工作量,降低造价。通过吊装施工优化、基础设施共用、运维资源整合等可进一步降本。2030年前,浮式风电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50%以上,实现平价上网。

  第四,产融结合更加紧密。目前,优惠贷款利率、绿色和蓝色债券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相继推出。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沪深交易所支持海上风电相关企业发行蓝色债券融资,2023年首只以海上风电项目为底层资产的REITs成功发行。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需要万亿元级资金,未来产融结合方式将更加多样。

  王震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