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能源 > 动态

京能正迈向综合能源服务商

新京报发布时间:2022-06-21 10:06:11  作者:白华兵 朱玥怡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落地有一年半的时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也近一年。很多企业确定了碳排放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实现路径,构建了碳排放管理框架或者业务体系。

  市场中碳排放成效如何?有哪些优秀样本?企业碳减排如何为全国发展赋能?在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3日至19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邀请多位嘉宾,共同“碳”讨这一话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邀请到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安全与科技环保部部长金生祥共同参与了这一话题的讨论。

  能源大户卖碳配额获利4.5亿元

  贝壳财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以来,京能集团最大变化是什么?

  金生祥:首先,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到国家双碳战略上,组织研究制定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成立了以集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碳达峰行动领导小组,为集团双碳工作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以来,整个集团从上到下,大家对“双碳”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第二,大家已经行动了起来,我们有了集团“双碳”的规划,也成立了集团“双碳”领导小组,另外还成立了碳资产管理公司。我们以此来指导各下属企业开展“双碳”工作。因为“双碳”也是这两年在中国刚开始起步,对下属企业,特别三级企业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但现在大家都很积极,我们组织了一些取证培训,大家觉得效果非常好。事实上,去年我们碳配额还做了一些交易,我们京能电力去年还卖了几个亿,整个集团交易了1050万吨(碳配额),实现了4.5亿的盈利。从目前来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对企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碳排放管理需要先建立体系

  贝壳财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企业的挑战,又是机遇。对于能源企业来讲,碳排放管理工作中哪些是重点、难点?

  金生祥:做好碳排放管理,先要建立一个体系。我们京能集团,首先从集团层面要有关于碳排放的管理制度,二级企业、三级企业要根据集团的大纲要求来编制各自的制度。

  第二,要研究怎么去核算。不知道怎么核算怎么可能在交易里获得优势?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要学习国家有关部门的制度,另外还要跟踪国外,比如欧洲、美国、日本的一些算法。

  第三,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培训取证,给人才匹配相应岗位,并建立考核机制——大锅饭也不行,做得好的要有奖励。

  我们现在还成立了一个碳资产管理公司,集团给他们一些政策。比如碳交易,我们下属企业委托你交易,你要交易得不好怎么办?交易好了怎么样?交易好了给奖励,交易不好要解释清楚原因。这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样大家就很积极地去研究碳市场的规律、市场的波动情况,以此来推动碳管理在同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

  节能降耗减排如果不做,可能会被淘汰

  贝壳财经:今后,碳排放权管理将从哪些方面继续为企业的发展,乃至全国发展赋能?

  金生祥:我想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让大家更加重视节能减排了。

  首先,要知道节能减排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比如去年因为煤炭涨价,整个行业亏损很严重。但是我们做了一些碳排放交易,并且盈利了,这样就有个示范效应,会促使节能减排的投入。事实上,京能电力这三年所有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都完成了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机组基本上具备了比国家标准都要好的超低排放能力。

  其次,如果节能减排改造做得好,还会享受一些配套的政策。就像京能集团在内蒙古的电厂改造做得好,当地就给配了点风电、光伏发电的份额。这对煤电的转型也是一个赋能,并对未来全国的转型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未来热电厂都要转型。现在,整个“双碳”的压力很大。所以,我们集团把厂房,包括煤棚做了一些光伏发电项目,内部消纳平衡一些排放。另外,比如一些电厂,我们在周边配置一些风电,这叫作“风火打捆”。

  锅炉改造也是这样的,我们通过锅炉改造,发电的煤耗就降下来了。这样的话碳排放也就降下来了——这肯定都是正向的。余热这一块,它本身也可以在市场卖钱的。当然现在我们的供热基本是在赔钱的。

  所以,通过这种制度体系倒逼、引导企业主动去做。

  另外一方面,节能降耗减排如果你不做的话,以后可能就被会淘汰。当然,虽然国际局势动荡使得各国对煤炭的利用政策有一些调整,但这都不影响整个“双碳”目标,因为它是一个大战略。当然,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而言,目前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那么高,但我们的风、光资源很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三北地区”,通过发展新能源,未来能源安全就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从这个大战略来说,肯定是要持续开展节能降碳工作。

  鼓励降碳要有内部机制

  贝壳财经:讲一讲你们工作中的“双碳”案例?

  金生祥:我就举例一个电厂余热回收的例子。

  比如京能集团的燃气电厂。正常煤电的效率大概在40%左右,燃气电厂像9F机组,效率能达到60-61%,但是我们通过余热回收,像我们的草桥、京西等燃气电厂,把原来排掉的热气,全用到了供热,这样我们冬天的全厂热效率可以达到91%。因此,一方面可以供给北京的供热市场;另一方面,整个发电的碳排放指标肯定就降下来了。前几年这个项目刚投产的时候,这项技术不是也要试验嘛,刚开始大家都不积极,后来我们就给了点政策,大家都投了。为什么?因为年度企业效益明显好了,集团的年度奖励还有很多。

  其实,燃煤机组也一样,通过供热改造,就有明显改变。而且煤耗有很大降低,这样竞争力肯定比别人要有优势,而且投资回报也不错。这种投资基本上3年到5年成本肯定就回来了,好的可能2年多就能回来。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有这样的供热市场。

  京能从能源生产商迈向综合能源服务商

  贝壳财经:未来有什么打算?

  金生祥:这几年国家层面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北京市国资委要求也很严,我们每年的科技投入强度要求达到3%。所以我们集团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高校、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深入合作。现在正推动智慧电厂的建设,这正是为了推动节能减排增效。更重要的是,“十四五”时期,京能集团将大力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全力提高集团绿色能源占比,到“十四五”末,集团发电装机控制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力争达到或超过50%。

  第二是热力板块,我们有热力集团,拥有着全国最大的一张热网。整个热力系统的重构,怎样把能耗往下降?这就涉及热源、管网,还有用户端,这很复杂。因为涉及千家万户,很多二次网用户端都已成型,要想改造非常难。但我们一直在推进,今年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共有2000万平方米的智慧供热改造。

  第三,京能集团煤炭板块现在也在积极推进智慧矿山建设,这也是建设“智慧京能”战略部署的核心任务之一。去年煤炭的行情还不错,效益好些,我们就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智慧煤矿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推进煤炭产业升级。

  未来肯定还是要通过科技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来解决“双碳”问题的。像碳捕捉、碳封存我们也在积极开展;在“光伏+”“互联网+”这一块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用户侧的分布式能源这块也在发力;在地热这一块,北京市非常支持,我们也积极在做。

  京能集团正在从能源生产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记者 白华兵 朱玥怡)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