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70年后,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抗美援朝系列电影”蓄势待发。电影《金刚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最可爱的人》和《英雄连》相继亮相,接力致敬历史和英烈。在观影之前,其实我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残酷与惨烈,只是有所印象,而《金刚川》这部电影,以最触动人心的直观描绘方式,刻画了一场围绕着过桥和护桥的艰苦战斗。
《金刚川》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金刚川是朝鲜的一条河,这条河上有一座桥,是通向主战场的一座动脉桥梁。影片的主要剧情发生在一个晚上的时间内,这座桥不断被美军飞机轰炸,志愿军则不停修复,最终成功保障大部队通过金刚川。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座桥被志愿军修好,又被美军炸毁,然后又被修好,如此多次反复,最后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
在表现形态上,影片可谓另辟蹊径,全片其实并没有我军与敌军的贴身肉搏,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扣人心弦的隔空战斗,反映出战争的真实残酷,以及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一声哨响划破夜空,原本静谧的丛林开始人头攒动。镜头拉远,有人潜伏在玉米地,有人在水中游走,有人在桥下赶工,有人在桥上快速前进。战士们高度紧张、时刻戒备。耸立在湍急河水上的大桥,是暗夜中的唯一光亮。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电影《金刚川》的故事由老兵的回忆展开。影片与以往战争片表现那些著名战疫的残酷厮杀不同,《金刚川》瞄准了抗美援朝战争金城战役关键一战——金刚川,着重刻画了护桥之战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管虎、路阳、郭帆联合执导,吴京、张译、李九霄、魏晨、邓超等主演,《金刚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带观众重回历史现场,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攻坚阶段,金城战役是主战场最后一场大决战。金刚川是通往金城的一条大河,是志愿军输战略物资、增援士兵并经之地。金刚川河面最宽处达60米,加之夏日水流湍急,没有桥梁根本无法通行,因此这座大桥就是志愿军的生命之桥,敌我双方都意识到大桥关乎整个金城战役的成败。
桥,是《金刚川》的叙事中心。架桥、护桥、修桥、过桥,战士们的战场都围绕这座桥展开。 影片中,工兵连耗时七天七夜架起一座大桥的经过被一笔带过。时间维度被压缩到任务下达到大部队过桥的半天的时间内,在此,双方展开了一场较量。 一面是志愿军冒死修桥,一面是敌军狂轰乱炸。修了,炸。炸了,再修……大部队过江的关键时刻,志愿军情急之下,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人桥。人在桥在,人亡桥亡,战士们为这座桥注入了信仰与灵魂。 在这里,桥不仅是接驳两岸的生命线,也是打开历史的切口。
桥,是《金刚川》的叙事中心,而人才是真正的主角。“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影片中的英雄不是正面战场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后方战场修桥、渡人,为他人服务的志愿军。他们有时隐蔽在草丛中与敌方隔空作战,有时没日没夜地修桥造桥,有时躲在丛林深处侦查敌情,有时又用血肉之躯搭建人桥……挥洒热血的方式各异,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相同。正如老兵的回忆所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茂林深处,地空交战,危机四伏。不知道敌人的子弹和炮火,什么时候会瞄准自己,但战场上的士兵们只能坚守,没有退路,且拿出了“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劲头。关班长在明知暴露的前提下,依然和战士坚守在炮位迎敌;张排长用明火引来地方飞机,掩护大部队过桥,最后拖着残缺的肢体,射出了最后一炮。
《金刚川》的片名为“The Sacrifice(牺牲)”,“我们的主题是牺牲,中国人之所以能在板门店谈判,凭的不是武器装备,凭的是勇气和牺牲。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我希望能把抗美援朝精神之本给到观众。”管虎导演的阐释,正是影片所要传递的价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川》没有局限于此。镜头中,那些被炮火掩埋进历史的战士,同样是真实的、有血肉、有人情味的普通人。当步兵刘浩接到协助工兵连修桥的任务时,会抱怨:“怎么又是我们连啊?我们是来打仗的,又不是来修桥的!”关班长表面上不讲规矩,不服管教,背地里却心思缜密,抢着守明炮点,护着兄弟们。张排长会把自己的炮弹均给战友,还把别人给自己的烤玉米掏给师傅关班长吃。
《金刚川》展现了身处历史洪流中生动的英雄形象,他们没有在战争中沦为工具,无愧“最可爱的人”的称谓,打开了战争片人物群像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金刚川》从小处落点,借助人与桥穿越回历史现场。在将历史事件改编为电影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也运用了现代化的视听语言及叙事手法,拉近与当代观众的距离。逼真的音效,渲染战争的残酷无情;模拟反转胶片色彩,营造出一种粗粝的纪实感;物理爆破特效与后期特效配合,呈现隔空交战的弹道轨迹……一系列现代化的视听语音更增强了影片的穿越感。更让人有带入感的是影片的叙事手法,《金刚川》选择了多视角叙事,三位导演分别从步兵、敌方飞行员、炮兵三个不同的视角还原战争的全貌。在炸桥与修桥的核心叙事中,步兵刘浩是旁观者视角,敌方飞行员希尔是进攻者视角,张飞与关磊是防守者视角。随着三个视角层层推进,故事的全貌逐渐清晰,志愿军们辟出一座生命之桥,为祖国赴汤蹈火的故事,就此重现。
结尾,观众的观影情绪在张飞那句“来吧”中走向高潮。战争虽然远去,但青史不能成灰。金刚川一役,无数战士埋骨他乡。大桥矗立在湍急的河流上,志愿军们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也应留在历史长河和人们的记忆中。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而《金刚川》以相对成熟的现代战争类型片形态,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了这场历史性胜利的来之不易,对“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但中国人都顽强地走过来了,创造很多奇迹。我想这部电影就是这种精神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无论面对任何形式的艰难险阻,都会不计代价地一往无前,这种精神要传递下去。”《金刚川》的导演路阳说,这是他认为《金刚川》最想讲述的故事核心。
鉴往事,知来者。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电影回顾这段历史,让观众在大银幕上走近历史,致敬英雄,目的是缅怀和感念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杰出贡献的英烈,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向所有为了祖国付出宝贵生命、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