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问题,正频繁成为大国之间科技政策的摩擦点。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份管制方案,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提议禁止进口和销售搭载使用中国技术的软件或硬件等的智能网联汽车。
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商务部部长把智能网联汽车比喻为“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此次声明则强调,禁令主要担心海外通过互联网掌握了美国人的驾驶习惯数据,或者远程控制美国汽车。
按照美国商务部的说法,禁令会覆盖到所有能集成到车辆连接系统(VCS)或自动驾驶系统(ADS)中的软硬件。传统汽车的“被动”部件,比如塑料盖、螺丝钉等不在管制范围内。不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车辆,如农业和采矿车等,也不在辐射范围内。
该禁令经过了7个月的审议,目前正在公众意见征询期,30天后会起草最终规则。如果最终通过,对相关软件的进口禁令将从2027年生效,对硬件产品的禁令生效时间为2030年。
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敏感点在哪里?国内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几何,又已经有哪些合规约束? 美国拟发布的禁令究竟是否真的是因为数据安全问题?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b·体育(中国)发言人回应称,美方做法毫无事实依据,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
国内已有诸多规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合规
网联汽车的数据风险,是美国禁令的目光焦点。数据安全是萦绕网联汽车的争议阴影,涉及问题也错综复杂。
麦肯锡将智能网联汽车的用户体验分为了5个等级:最基础的L1级只能监控基本车况,L2意味着车辆可以基于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提供数字服务,比如个性化控制、获得信息娱乐。当达到框架顶层的L5时,系统将成为“虚拟司机”——即一个可以自动预测和决策的AI。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联网程度”的车辆能收集大量数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发布的《自动驾驶数据安全白皮书》显示,道路基础设施、车辆运行状态、车主的使用行为等数据都需要被采集,细分数据高达18类。而收集数据之后,从传输到应用的每一个环节,确实存在数据安全隐患。
美国商务部部长Gina Raimondo在宣布拟议禁令时,尤其提到了汽车的联网摄像头、麦克风和 GPS 设备。“如今的汽车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GPS 跟踪和其他与互联网相连的技术。不难想象,外国对手掌握这些信息会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美国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商务部认为联网汽车继承了Wi-Fi、蓝牙、卫星连接等技术,这让车辆的安全性变得更加脆弱,恶意行为者可能利用这些系统中的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厂首先需要满足国内的合规标准,而国内已经有不少法律法规作出直接约束。
比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规业务管理合伙人宁宣凤、吴涵在分析文章中指出,2021年《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确定了“车内处理”原则,即汽车数据默认不应该传输至车外。他们认为这一原则应该能够消释美方担心数据外传的核心关切。
21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后,国内在智能网联车的数据安全方面,密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或标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及认证通用规范》等等。为了保证安全性能,其中极为重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就规定,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是最基础、最优先的网联汽车准入要求,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建立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现在已有多家互联网大厂和ICT企业加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和硬件中,典型代表有华为、腾讯、百度,广汽、上汽、002594/ >比亚迪(002594)等汽车厂商也都布局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过目前为止,这些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上。
“先发制人”的美国禁令
实际上,尽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去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总量极少。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乘用车总量为7.48万辆,仅占总出口1.4%;新能源乘用车为1.86万辆,占比0.4%。
相比担心眼下的数据安全,此次禁令“先发制人”的性质更明显。美国政府官员承认,目前美国道路上的中国或俄罗斯汽车很少,这项规定旨在消除它们未来可能构成的国家安全威胁。
一位在美国硅谷从事数据合规业务的律师告诉21记者,“如果看美国联邦政府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可以看出数据安全并非它们真正关心的东西。”这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数据安全主要考虑的是普通消费者的隐私安全,但至今为止美国没有通过一部联邦层面的数据安全法律,只有各州各自发布的隐私法案。
“数据流通是没有边界的。像隐私安全这种课题,每个州的规定都不一样,实际合规执行的成本很高。”在前述律师看来,如果美国的确重视数据安全问题,更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联邦立法。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b·体育(中国)发言人回应称,美方做法毫无事实依据,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影响中美在网联车领域正常合作,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美方做法也是利用政府力量干扰企业经济商业合作的非市场行为,构成经济胁迫。
“先发制人”性质的科技政策越来越常见。2022 年,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禁用华为和中兴的部分设备;今年春天,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法律,也以担忧数据引起的国家安全为由,迫使 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撤资,否则将面临全美禁令。彭博智库的汽车研究全球主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此次汽车禁令的逻辑也类似,是一个典型的TikTok型行动。TikTok目前正在通过起诉美国政府,试图推翻针对自身的禁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实习生 韩佳序 北京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