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落脚。
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初夏,记者沿着特高压工程的足迹前往这片土地。在飞机上俯瞰,从毛乌素沙漠到黄土高坡,绿树连成片,深蓝色的光伏板点缀其间,白色的风车伫立在大地上,土黄色的画卷添了色彩,老区变了模样!
“乌金”遍地电流奔涌
曾经,陕北地瘠民贫。即便如此,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不仅参军参战,还把自家的小米送上前线,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
1982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榆林地区发现一个大煤田》的消息——这片沟沟坎坎的土地竟“乌金”遍地!榆林煤炭预测储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下就有6吨煤。
1998年,榆林市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奠定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雏形。
产煤区外,重型卡车一辆接一辆——煤炭主要通过公路向外运输。而运力紧张制约着陕北地区产能的释放。
200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针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出“三个转化”战略,其中之一是“煤向电转化”。在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东部用电大省也呼唤着“西电东送”。 于是,这一次老区人民从“送小米”改为“送电”。
煤在坑口直接转化成电,改“陆运”为“空运”,不仅满足负荷中心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减少污染和能耗,拉动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从榆林市区出发,沿包茂高速行驶一个半小时左右,道路左侧远远可见两个巨大的冷却塔。那里是陕能赵石畔煤电厂。
真的是煤电厂?走进厂区,灰白色的高大建筑与蓝天白云相衬,绿树和青草相依,路面干净整洁,一粒煤渣都看不到。
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是陕西首个自主建设的大型煤电一体化外送项目,目前建成了两台100万千瓦的高效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年发电量超过30亿千瓦时。机组发电标准煤耗为272.14克/千瓦时,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小于30毫克/立方米、5毫克/立方米、40毫克/立方米,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汽机房外,两个门型架上的银色线路向外延伸。项目发出的电从这里出发,前往一条“电力高速公路”,奔赴华北地区。这条“电力高速公路”叫作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位于横山区东部的赵石畔煤电厂和西部的横山煤电厂与这条特高压工程相伴而生。
2017年8月,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2018年,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1号机组并网发电。
距离赵石畔煤电厂约30千米的1000千伏横山开关站是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的起始站。办公楼门口上方的红色五角星与楼前的红旗交相辉映。
副站长刘杰2015年12月来到这里,参与横山开关站建设。如今,他和30名同事一起守护线路安全运行。截至6月21日,横山开关站安全运行1410天,向华北地区累计输送电量410.856亿千瓦时。
位于陕北的神府革命根据地曾是抗日前哨,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党中央。这片土地也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在神木市一处荒山中,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材料运输车来来往往,“X”形支柱钢结构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空冷塔。榆能杨伙盘煤电厂规划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采用自然通风空冷系统。“我们的燃机各种排放指标都比国家标准低一半。”杨伙盘煤电厂副总经理石天琪颇为自豪。
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燃煤的污染。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是建设中的±800千伏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配套电源点之一。这条特高压目前已经确定了5个电源点。
填平沟壑、建起电厂,山坡上撒上草籽、长出了绿芽,未来厂区内也会绿化。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预计为老区带来年利税6.5亿元。
2020年,榆林市能源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80.4%,人均生产总值全省第一。
聚“风”收“光”绿色未来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 歌里唱的“大风”和“日头”是大自然给老区人民的另一份礼物。
近年来,陕北在加大传统能源开发转化力度的同时,聚“风”收“光”,发展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在陕北乃至全陕西省,榆林的定边、靖边县发展新能源的条件是最好的。
5月19日傍晚,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一场大雨后,青青原野上一座座风机迎风旋转,光伏板在夕阳下反着耀眼的光——这是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
27岁的马帅是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的场长助理,毕业后选择了新能源行业,因为“这是个趋势”。他告诉记者,2011年起,场内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分批陆续投产,如今总装机规模42.3万千瓦。这是当地较早建成的大规模新能源场站之一,也是陕北首个风光互补项目。
新能源发展,打通输送通道是关键。2015年,作为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330千伏统万—定边输变电工程投运,新建330千伏定边变电站、扩建330千伏统万变电站、建设统万至定边长126千米的330千伏线路。这项工程打通了定边、靖边新能源发展的“任督二脉”。
尤其是定边变电站投运后,28家光伏发电企业发出的电经由这里外送,榆林市新能源装机突破150万千瓦。
2019年,陕北风电基地集中送出工程的枢纽变电站750千伏夏州变电站投运。左手牵着定边、右手牵着靖边,夏州变电站带动榆林地区新能源外送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总容量132.2万千瓦的21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入榆林电网。
通过陕西750千伏骨干网架,越来越多的“绿电”从陕北送往关中负荷中心。
目前,榆林市发电装机共计3587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113万千瓦。而新能源消纳电量从2015年的20.02亿千瓦时增加到2020年的117.29亿千瓦时。
“十四五”期间,榆林市将新增新能源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风电700万千瓦、光伏发电1900万千瓦,占陕西省新增新能源装机的七八成。
更多的风与光化为电,需要更大容量的电力输送通道。
5月18日中午,陕北高原阳光炽烈。在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乡孤山川与石马川之间的山坳中,铁塔银线聚集,工人忙忙碌碌。±800千伏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起点站陕北换流站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高峰期。
换流站墙外,5座750千伏铁塔连接着配套电源。其中不仅有火电,还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陕北的新能源也将拥有“电力高速路”。
依托这条特高压,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在神木、府谷地区建设2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助力打造陕北千万千瓦新能源基地。
4月30日11时15分,陕西电网新能源发电出力达1000.6万千瓦,首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且首次超过火电出力。可以想见,未来,这一数值还会不断被突破。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榆林的规划不只是外送。“以往新能源主要是送往关中地区,后续我们还要加强本地消纳。未来,产品出口可能会被追寻‘碳足迹’。我们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对‘绿电’的需求也很大。”榆林市发改委能源化工科科长胡滨告诉记者,“围绕新能源产业,我们还会引入风机和光伏设备全产业链项目。”
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从在地里刨食到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再到挖掘风光资源,陕北革命老区的人们一代一代接续奋斗,汗水中折射出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79岁的延安退休职工王显贵经历了陕北电力工业从一穷二白到初具规模的全过程。
1958年,王显贵刚上班时,延安发电厂一台100千瓦的发电机只能供市区机关单位和部分市民用电,大部分人用的还是麻油灯和煤油灯。1962年,二十里铺水电站建成,他和同事架设线路到附近4个村子100多户村民家中,开始把电送到延安农村地区。
党中央关心延安发展。彭德怀回延安考察工作时,得知延安缺电,通过国家计委给延安发电厂分配了一台1500千瓦的发电机。如今,延安发电厂所在的位置已经成了延安供电公司。
为了给延安第一座化肥厂红旗化肥厂通电,王显贵和同事们架了一条约4千米长的35千伏线路——这是延安第一条35千伏线路。
1970年7月1日,一座装机容量2×6000千瓦的新电厂姚店电厂投运。延安钢厂、延安东风化肥厂、振华纸厂随之建了起来。
延安地区电网发展虽然在提速,但与关中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到1977年,从关中到延安,陆续建起了4座110千伏变电站,而延安市区还没有110千伏变电站。这一年,单位抽调8个人到渭南去学变电技术,王显贵也在其中。1978年元旦,延安市区第一座110变电站马家湾变电站投运,王显贵任站长。
马家湾变电站历经多次增容改造,依然在运,与凤凰、兰家坪等6座110千伏变电站形成“手拉手”互联互供供电格局,构成延安城市配网的主网架。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建设的第一项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刘家峡—天水—关中工程1972年投运。20年后,延安开始筹建第一座330千伏变电站延安变电站。这座变电站投运时采用的还是现场调度,王显贵作为调度员参与其中。
“这些年,延安地区的电力发展一步一个台阶。我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 王显贵说。他有一张照片是在延安第一座750千伏变电站洛川变电站参观时拍摄的。退休后,他一直关注着电网的发展,我国建成第一条特高压时他就知道,后来听说榆林也有了特高压,想找机会去看看。
从特高压到配电网,电流涌入千家万户。
1999年,在枣园,距离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地点约500米处,一支以张思德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力便民服务队开始崭露头角。这一年,延安市“一县两区”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在全国率先完成。改造期间,供电员工住在老乡家,他们埋头苦干的劲头给人们留下了好印象。
宝塔区枣园镇庙沟村是延安农网改造的第一站,村民崔同胜老人是张思德生前的战友。他对供电员工说:“你们这些娃娃就像当年的张思德。”枣园供电所员工受到启发,自发组织了电力便民服务队,后来成了国家电网陕西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
这支队伍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队长换了10任,和客户的联系方式从电力便民服务卡改成了微信群,不变的是大家每天早上一起诵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以及让老区人民用好电的目标。
枣园街道上砭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白治海说:“晚上停电了,他们不会等到白天再来修,不管刮风下雨。”宝塔山景区后勤部副部长马宇宏说:“电方面有啥问题,我们电工搞不清楚的,他们很快就过来帮忙,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提起供电员工,他们都用到了一个词——“随叫随到”。
如今,在陕西,以“张思德”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已有42支。
如果说服务客户用好电是本职工作,那么带领老区人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则是供电员工近些年来的“新技能”。
获得过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的张雷威,连续扶贫21载,在榆林6个县区19个乡镇56个村干过。养骡子还是养牛、枣树怎么修剪、玉米第几片叶子黄的时候可以收割……他都门清。他组织成立了“金点子”劳模扶贫帮困服务队,帮着不少村庄拔掉黄土地上沟沟坎坎里的穷根。
张雷威的搭档、米脂县李家站村的第一书记、1985出生的闫斌,2018年刚进村时连玉米苗和高粱苗都分不清,对庄稼怎么种、牛怎么养完全没概念。现在,他对农时、对牛的品种和饲料如数家珍。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任务,他们打算打造富硒牛品牌,带着村民奋斗出更幸福的日子。
夜幕降临,宝塔山上灯火通明。斗转星移,岁月依旧激情燃烧。
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乘船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毛泽东到了河东回望河西,感慨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今天,这片红色热土上,工厂门口车来车往,现代化农业大棚连片建起,市民为即将举办十四届全运会欢欣鼓舞,游客在革命旧址前拍照留念……来到这里,谁都不禁感叹一句:“陕北是个好地方!”
(苏靖童、杨秋生、于樊雪、刘雪地、张晶、王新月、王璐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