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处理日常大量繁琐重复任务,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财务预警分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升财务分析能力,加大成本管控力度;
“智慧财务”,增强优质服务供给能力,统筹优化金融资金配置,健全监督风险管理机制......
这些,只是“大数据”时代下,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加快推动ERP推广实施进程中,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精心筹划方案策略,围绕财务管理的财务预警分析、智能机器人等“智慧财务”项目的创建,推动财务管理由“线下”向“线上”、“核算型”向“管理型”、“事后监管”向“全流程监管”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发展新动能
新形势呼唤新作为。传统模式的财务管理正面临发展的瓶颈,如何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智慧财务体系,更系统、更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实现“财务集中”模式,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既要跳出财务管理看全局,更要站在全局做好财务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向“智慧”转型,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困难挑战,从事财务工作要用新时代的要求创新理念,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表示。
2019年10月,为加快推进“智慧财务”项目实施,尽早发挥智能化管理带来的便捷高效,该公司成立了“智慧财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多次应用需求调研、实践、测试,从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整合流程、数据和系统等方面着手,开发建立了以自动刷表、银行自动对账和精准个税申报为主要内容的“智能机器人”工作模式,以“财务集中”建设为目标,创建了“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在大数据平台关联生产调度系统、质计系统、销售系统、ERP系统等打通不同数据模块壁垒,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用创新思维加速实现了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目标,为实现业财联动、一体化运作开创了先例。
这是一次战略升级的智慧碰撞,更是一场与时代精神的同频共振。
“具体来说,‘智慧财务’建设的预期效果主要有,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推动财务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审批效率,推动财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财务精益管理模式,推动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开展全流程风险监管防控,推动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财务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提升分析质量,增进业财联动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智慧财务”体系建设部署完成,一幅具有“自分析、自诊断、自管理、自提升”的智慧财务管理蓝图徐徐展开。
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建立财务分析数据库,自动收集、统一管理财务数据,通过程序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数据,建立各系统数据间对应关系,使所有数据能够相互匹配、资源共享,通过实时分析异常数据变动、加大关键成本要素管控力度,提升预测、分析能力,及时为公司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生产经营数据,降低经营风险。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科学的预算编制。在这方面“智慧财务”模式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通过科学制定、分解预算指标,强化预算引领作用,严格执行各项成本费用管控措施,积极与各生产单位对接,完成集团公司要求的成本费用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完全成本比同期下降、可控成本比同期下降的目标,实现了预算管理的全程信息化管控。
“预警分析系统的投入使用,解放了财务人员过去‘9+6’、‘白+黑’工作模式。生产经营数据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操作,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而且还能自动生成各类财务分析数据报告,直观地通过电脑、手机、大屏等形式多样的平台,展示各类枯燥的财务分析数据和生产经营分析成果,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量。”财务预警分析系统的受益者刘瑞森感慨道。
加强优化管理,实用效果明显
“之前,每个月需要人工对账,3到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公司每月上千笔业务的对账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程序繁琐,正确率较低。现在,通过‘智能机器人’,3到5小时就能完成所有任务,自动生成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账户和ERP匹配率达到90%左右,不仅减轻工作量,而且彻底消除了数据被篡改风险。”出纳潘冬梅深有感触。
“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之前,票据上的日期、客户名称、付款方式、用途等所有内容都要人工手动填写,步骤繁琐。现在,可以直接从银行数据库抓取到收据模块,形成电子收据,会计只要在财务系统中关联电子收据,就可以自动生成电子收款凭证,减少会计人员手动盖章步骤,大幅度节约工作时间。
“‘智能机器人’还实现了自动刷表功能,只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点击操作按钮,就可以自动实现对16家基层单位的数据链收集、运行、刷报表和校验步骤,并将校验结果反馈给用户,代替了人工处理日常大量繁琐重复的数据收集工作。”徐小丽欣喜地说。
......
“智”谋当下,“慧”赢未来。“智慧财务”的投入使用,让工作人员更能体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魅力,充分感受到日常办公中的无限便捷。不断加强智能化建设,创新观念模式,将会更好地推动业财一体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