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经营管理

国家电投甘肃公司多维创新,构建区域统筹生产运营新模式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5-01-16 08:52:38  作者:肖长歌

  中国电力网讯(通讯员 肖长歌) 根据国家电投集团“省为整体”工作要求和生产管控体系优化方案,甘肃公司在集中运维、营销管理以及产销协同等多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多维创新、多措并举,从集中监控的精准指挥到区域维检的安全保障,从技术管理的科学引领到组织管理的效能优化,再到运营管理的效益提升以及数智化赋能的智能驱动,促进集团在甘投产新能源资产达512万千瓦,位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涉及13家二级单位,地域覆盖甘肃省内13个地州市,为集团在甘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有力助推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落地实施。

  集中运维,打造专业与高效并重的保障体系。甘肃公司落实集团区域生产运营中心规划,将多个集控中心整合成国家电投兰州生产运营中心,实现了人员集中、机构配齐、班组配强、降本增效的1+1+1>3的效果。同时,依托“2小时工作圈,1小时生活圈”打造“2+N”生产运营体系,通过“五化”模式,明确安全生产执行核心与区域维检中心主体职责,并由6个维检中心组成专业联合检查组,定期对安全目标等31个模块进行全面评价,做到了技术集享、指标量化、取长补短、互查提升的专业规范管理。

  产销协同,建立精准与协同共进的市场优势。围绕生产、安全、营销、经营4个指标在各维检中心开展“赛马”评比,形成了经营指标量化、公开比学赶超、强化激励提升的内生动力。构建“113”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与生产运营工作紧密契合,在对标分析、策略研判等关键环节,凭借数据共享实现销售与生产无缝对接,协同效益显著提高,提升集团在甘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为新能源电力市场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组织,激发人力资源与效率提升的聚合效能。整合人员专业力量,维检中心调整为集中化、专业化班组管理模式,设置电气、运行、机务、试验、储能等班组,检修周期同比缩短60天,增发效益电量75万千瓦时,机组故障率同比降低1.13%,降低故障损失电量58万千瓦时。实现了场站集群、人员集中、技术集享、班组专业化、提升检修水平的目标。

  数智化赋能,引领精细化与智慧运维的发展潮流。以智慧场站、运维、集控一体化建设为根本,打造场站智能探测和预警、边缘平台数据汇集和智慧运维系统,实现了从场站设备端到集控端的全过程数智化赋能,推动生产管控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显著提高。目前,清水地区风光储项目利用数智化赋能已实现无人值守。

  区域统筹,构建规模与布局双优的产业格局。“省为整体”区域统筹后,集团在甘新能源项目实现100%集中营销,327万千瓦已接入兰州生产运营中心集控,242万千瓦实现集中运维,还有部分公司正在与甘肃公司商签运维合同。通过集中运维,场站单位兆瓦用工降至0.13,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同比提升37%,光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同地区场站和地区均值,电力交易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由2022年的第4名上升到2024年第1名。

  下一步,甘肃公司将持续优化“2+N”生产运营和“113”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拓展数智化应用范围,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