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对于出身于祖国西部一个小县城的我来说,就是我成长过程中所度过的日新月异的每一天。其中最深刻的,便是路的变迁。
求学的路
2004年,为了能够接受更好地教育,我第一次离开家,从县城到市里上中学。那一年从县城到市里一百六十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坐6个小时的大巴车,并且中途还需要转一趟车。因第一次离家父母不放心,且瘦小的我实在无法带走大包小包的行李,于是父亲决定送我去学校。
出门那一天,初秋的太阳依旧炽热,父母把我寄宿学校需要的垫褥、被子等物品一应裹成一卷,然后一层层地垒起来捆成一个巨大的背包背在背上,我提着装着我换洗衣物和学习用品的行李箱,看着那个背包高出父亲的头一大截,觉得又好笑又不容易,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出门了。我们提前买好了早上八点的车票,是一个不大的中巴车,行李架放不下那么大的背包,父亲只能等人都上齐了之后把它放在过道上用手扶着。不一会儿售票员就开始挨个儿检票了,手里拿着一包塑料袋,非常娴熟地问我:“要塑料袋不?”“不要。”我一阵纳闷儿为啥车上要发塑料袋?
哔哔哔,随着车子发动,我倚着车窗、迎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开始想象新学校的模样……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才出城不久我就被一阵颠簸拉回了现实,车上的人都被颠得歪来扭去、相互来回碰撞。“师傅,麻烦拿个塑料袋哦!”一个乘客大声吆喝,声音中透露着些许难受。“好嘞。”售票员依旧十分娴熟:“来来来,麻烦递个塑料袋过去,大家需要袋子的说一声哈,不要吐在车上哈。”我恍然大悟,原来塑料袋是这么用的。不一会儿后排就传来了一阵呕吐声,然后以一声长长的 “哎哟~”结束,感觉终于得到释放。随后前排的大姐感觉也快承受不住了,打开车窗使劲儿吹着风,然而也没有坚持多久就拿着塑料袋吐了起来。逐渐,车内温度随着阳光的照射开始升高,人们随着车子颠簸晃动不止,车内呕吐声音此起彼伏,穿过车窗的风吹得我睁不开眼,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呕吐物的气味……彼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好想快点到站。
三年的中学时光,每一次假期我都要重复经历一遍那样的旅程,每一次我都在想何时上学的路可以变得平坦一点,快一点。
而今,得益于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等一系列利民政策的实施,贵州省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如今高速公路将县城到市里的路程从之前的6个小时缩短到了2个小时,实现了当天可往返,县城和市里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莘莘学子纷纷走上了平坦高速的求学之路。
回家的路
1994年,一封电报把我和母亲拉上了回家的路,外婆病逝,我们要赶回老家去守灵。
一大早母亲带着我、姨父带着哥哥,我们四人来不及收拾,急急忙忙踏上了回家的路。客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当中一摇一晃缓慢地向前走着,本就归心似箭的母亲内心越发焦急,一路皱着眉头不停透过车窗向前张望。在不知道母亲张望了多少次之后,车子终于到达终点站。由于那时没有直达的长途车,我们只能一截一截地换乘,运气好的时候能够正好坐上下一趟车,运气不好就只能在车站慢慢等待。当我们换乘到第四趟车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此时到客车站肯定已经无法买到下一班车的车票了,于是母亲和姨父临时决定在中途下车,半路拦截下一程顺路的车。就这样我们四人站在马路边齐刷刷地盯着来车的方向,期盼早点遇到顺路的客车经过。然而事与愿违,我们等来的不是车,而是瓢泼大雨。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我们感觉十分无助。终于,一个好心的中巴司机不忍小小的我和哥哥在黑暗的路边淋雨等待,同意载我们一程,我们总算能够赶到离老家最近的县城里找个地方住下。
第二天,雨还在稀沥沥地下着,但外婆下葬在即经不起耽搁,我们四人赶着第一班车往家赶。车子把我们载到了离家最近的马路上,接下来的路不通车,得靠我们自己走了。乡村的小路经过雨水的浸泡越发地泥泞,我们四人深一脚浅一脚还伴随着随时可能发生的踉跄艰难地向前走着。本以为这已经是最难的了,然而后面田埂的出现让我傻了眼。作为回家必经之路的那一片田埂只有一人宽,上面全是湿泥,步行鞋子很容易陷到泥里,一不小心还容易滑入两边的稻田。彼时姨父无法兼顾两个小朋友只得抱着哥哥尽快往前赶,瘦弱的母亲只得扯着我一前一后慢慢往前挪。一会儿我的鞋子陷入泥里了母亲要帮我拔出来、一会儿母亲的鞋子又陷进泥里了……感觉走了很久然而眼前的田埂还一眼望不到头,此时的母亲和我已筋疲力尽,我抬头看着母亲无奈又疲惫的神情,脸上湿漉漉的,大概一半是雨水一半是泪水……尔后在亲戚的“救援”之下,我们终于到家了。此时外婆已下葬,还不懂离别的我看着母亲趴在外婆的坟前哭了许久。
多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动下,“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传遍大山深处,党带领着广大劳动人民一砖一石勤恳开山劈路。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老家也通了柏油公路,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走那一段田埂。回老家的路从以前2天的车程缩短到了4个小时,我们现在可以方便地当天往返老家去扫墓。我想,如果那一年能像现在这般方便及时赶上外婆的葬礼,母亲便不会那么遗憾,同时也很庆幸,现在的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交通不便而落下这样无法弥补的遗憾了。
看世界的路
2014年,妹妹要去浙江上大学,为借机来一次家庭旅游,我们一家人商量着一起送妹妹去浙江。当时贵州还没有通高铁,遵义机场也才建成不久,航班较少,不管是从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出发,人们普遍的首选方式是借道贵阳或者重庆。我们选择了从贵阳乘坐飞机前往。于是我们提前四小时从遵义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顺利抵达贵阳机场坐上前往宁波的航班。到达宁波以后,我们见识了宁波、绍兴、杭州、上海、苏州的一小时经济圈,人们可以毫无压力的在一天之间乘坐高铁穿梭于多个城市,浏览到沿途各个城市的特色美景,效率之高换作从前简直难以想象。当时的我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在感叹东部发达城市的高铁速度之余,又为贵州的崇山峻岭阻断了交通的便利而感到惋惜,万万不敢想象这样的速度可以在“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的贵州实现。
然而这一切都在5年后变成了现实,如今贵州的9个市州已有8个通了高铁,其中贵阳、遵义和重庆更是形成了2小时经济圈。自此我们便可以随时乘坐高铁从北到南去到包括香港在内的多个省市,让我们离怀揣着“诗和远方”走遍中国的梦想又更近了一些。
高原变平原,天堑变通途。二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贵州人民撸起袖子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硬是将崇山峻岭、雄关险隘变成了高速路旁绝美的风景,让城市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天堑尚可破,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未来的路还会越来越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