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狄松:电建青年的身影在扶贫一线闪耀

水电十五局发布时间:2021-04-22 13:55:06  作者:李乐

“五年来,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老百姓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每当看到上庙村扶贫档案中贫困户家庭情况前后对比,92年出生的狄松都会心生成就感。

狄松,男,2015年入职中国水电十五局,工作4年后,他被派往“国家级深度贫困村”——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上庙村担任驻村扶贫干部。上庙村是水电十五局驻村扶贫定点村落,地处陕西秦岭腹地,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0亩,林地面积32000多亩,属典型的贫困高寒山区。5年前,这里的村民们基本上是“出门靠走,通讯靠吼”,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心连心”沟通  解决贫困群众畏难情绪

刚接触扶贫工作,狄松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又感到千头万绪。“当时我觉得自己体力最充沛、精力最旺盛,组织有需要,我就要向前冲,带领上庙村290户1004人贫困户脱贫,不负组织寄托,这是我当时最大的心愿。”他回忆,自己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入户走访,将每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摸熟。

2019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兼顾脱贫攻坚需求,上庙村决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10万袋食用菌种植产业。

他记得,当时,有一位村民叫谢爱军,家里4口人,是2015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狄松和其他扶贫干部们一起鼓励谢爱军种植香菇。

一开始谢爱军不愿意,因为交通不方便,他还不懂技术,害怕种不成功或者卖不出去。于是,狄松坚持走访,主动宣贯政策,科普香菇种植技术,天天到他家里去,起初谢爱军躲到山上去,狄松就跟到山上,谢爱军又躲去其他地方去。无奈之下,狄松就在他家门口守着,一直等到他回来。

谢爱军看到扶贫干部一个个这么费力气、掏心窝子要帮村民脱贫,谢爱军深受感动:“你们这些年轻娃毅力足,我就信你们一回!”他同意尝试发展香菇种植。

这下可把狄松乐坏了,一来二往,他帮助谢爱军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小额信贷入股获得分红、入园务工获得工资等形式,最终年收入超过3万余元,2019年10月正式实现脱贫。

在村里,像谢爱军这样,通过产业扶贫退出贫困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由于像狄松这样的脱贫干部坚持不懈,上庙村于2019年10月实现整村脱贫,全村110户43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同全国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手把手”帮扶  解决群众建厂资金难题

长期以来,陕西省上庙村的振兴发展,不乏青春身影,像狄松这样的年轻干部除了勤奋、能吃苦,还善于整合资源,巧用新办法,为扶贫工作带来新思路。

2015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提出了“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也正是习总书记的这个要求让扶贫干部们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也就是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狄松参加上庙村“四支队伍”集体研究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产业扶贫,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增收稳,是上庙村群众脱贫的最佳计策。

2020年11月,狄松进一步联络社会资源,通过市场前期调研、风险评估、调解场地租赁纠纷、补齐产业资金缺口、攻克施工技术难题、完善办厂审批手续等解决了村民建厂难的问题。当时村民车百锁常年在外打工,据村里人说,他的技术活儿在村民眼里是一等一的,村民杨进学说:“车百锁在外面打工都可惜了。”

面临有技术无厂房的困境,2020年,狄松带着筹集的17万元帮助上庙村建成一座1700平方米的豆制品深加工厂房。

如今,车百锁担任厂长,一天能生产并出售豆腐8000斤。

“点对点”线上销售  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在上庙村党支部书记杜亚军看来,年轻干部思想活跃,还能最大范围整合资源,且能利用互联网发家致富。但在走访中他们发现,按通常的思维,上庙村其实没有多少做电商的条件。

这是一个地处秦岭腹地的小山村,多数人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做电商可以说几乎是从零开始。比如很多农民连网都不会上,有的老人甚至一开始都不敢碰触电脑,担心被电着,也有人观念陈旧不愿接受网上买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狄松和其他扶贫干部一起到村民家里教大家了解网络,推广普及电商线上销售方面的事,完成上庙村独鹿川香菇品牌创建和“832消费扶贫产品认定”。

“你讲的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次培训那天,狄松记得给农民做电商培训时候遭受的不屑与质疑。

纠结迷茫中,他的思想也慢慢发生转变。有一次他走在村道上,有人指着他对身边的人说,那不是做电商培训的那个老师吗?

“有人能在街上认出我。”当时狄松心里特别惊喜。狄松至今回忆起自己被陌生人认出来的情形,还有些激动。

一次帮贫困户卖黄花菜的经历,让他彻底喜欢上扶贫干部这个岗位。杜铁牛为2015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狄松驻村结对帮扶的对象,有一次杜铁牛试探地问他:“你总给我们讲电商这好那好,那我家有40斤的干黄花菜,你能不能帮我卖出去?”狄松立即把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到“扶贫消费832平台”上,结果黄花菜很快就被买走,当他看到农民拿到钱的高兴样子,让他突然体会到了这个工作的价值。

投身扶贫工作后,狄松还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参加电商培训学习,开办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带动了30多户贫困户实现家门口上岗就业。

狄松还发挥组织优势,带动全村年轻人一起加入扶贫小组,入户讲解扶贫政策、宣讲励志故事,积极上门宣传医疗卫生、法律知识,培养贫困户劳动技能。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上庙村扶贫开发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地“洛南县8.6特大暴雨洪灾”,导致上庙村农副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产品滞销。在狄松等年轻扶贫干部的倡议下,该村举办了农产品销售会,发动多家企业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购买,并组织青年志愿者帮忙邮寄,当天销售的香菇、黄花菜等上庙村农产品金额超过130余万元。2020年,该村集体收入达10万余元。

骄人业绩背后确实只有开拓者才知道其中的艰辛,从一开始“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到现在的“积极响应”,狄松作为一名参与者能说出一箩筐的故事来。

“有志而去,有为而归!90后扶贫干部凯旋!” 今年3月,水电十五局一公司召开欢迎扶贫干部凯旋归来座谈会,欢迎在国家深度贫困村洛南县上庙村奋斗了717天电建青年狄松同志有志而去,有为而归!

狄松在走村入户

狄松在政策宣讲


狄松在扶贫摸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