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力顺,山东电建宁夏公司基础设施公司党支部书记、北师大项目常务副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宁夏工人文化宫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以其优秀的业绩多次荣获宁夏电建、山东电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自治区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
疫情面前,他逆流而行无私无惧
庚子冬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疫情波及全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宁夏“火神山”——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建设迫在眉睫。该项目计划要在15日内完成原本4个月的工程量,看似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时任公司北师大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的邹力顺身上。
支援建设是一个政治任务,意义重大,邹力顺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间紧迫,没有丝毫犹豫,邹力顺立即与住建厅对接人员取得联系,一边积极组织进场人员,一边联系防护用品。第二天清晨,5名管理人员,25名施工人员已集结就位;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五千余件也已送至现场。
有着多次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的他,入场后积极对接建设单位,在了解了现场环境、施工作业面工作情况等后,一方面及时与技术人员研究图纸,加紧施工;另一方面提前预判下道工序的规范性,严控工艺质量和安全,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斗争。除了时间带来的巨大挑战,现场设计变更频繁、材料到货滞后,也让邹力顺寝食难安。作为项目现场总指挥,他带领团队与疫魔竞速,从2月6日开始一直与施工人员坚守一线,每天工作15个小时,昼夜鏖战、吃饭休息都在施工现场,施工的每个过程,他都亲自带领专职质检员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遇到特殊情况,项目部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提前2天交付一栋大楼的内部改造和装修工程,而且团队的组织能力、施工速度、工艺质量均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创造了宁夏建设“奇迹”。
疫情面前,他逆势而行,无私无惧,让共产党员的称号熠熠生辉。但他谦虚地说“不要说我是一名党支部书记,这事就是换了谁,都会冲上去!”
项目建设,他党建引领如虎添翼
几年来,邹力顺除担任基础设施公司党支部书记外,还先后兼任北师大银川学校项目和银川工人文化宫项目经理及党支部书记。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打赢项目攻坚战,项目建设中,邹力顺把激发党员带头作用作为切入点,以最强的合力、最硬的作风、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
北师大银川学校F+EPC总承包项目建设中,邹力顺把支部建在项目部,党旗飘在工地上,通过结合现场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形势任务教育、党建主题活动等,将党组织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力。
项目工程部主任刘翔妻子视网膜凸起,医生要求尽快做手术,否则会有失明的风险。但因为现场忙导致他将陪妻子看病的事一拖再拖,到兰州做完手术后,他没等妻子出院又匆匆赶回现场。
综合办负责人高振,负责项目的后勤服务和现场保卫。这个敦厚的北方汉子,总是竭尽所能默默为大家做好服务,吃喝拉撒,样样想得周到,做得用心,毫无怨言。
像这样为项目建设一直坚守的身影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了节假日和休假,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工地为家,无怨无悔地付出。党员的带头,党员的坚守,党员的意志,总是在关键时刻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推动着工程前进、前进、再前进。
在邹力顺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在历时22个月644天的昼夜鏖战后,终于于2020年6月22日一次性通过竣工验收,比合同工期提前8天,实现完美收官。项目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品质、速度、智慧、绿色、人文理念,展现了国企的实力和魅力,受到了自治区和银川市政府的高度赞誉。先后荣获“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银川市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化师范工地”、银川市“建筑优秀结构工程”、“SEPCO银质奖章”、 “SEPCO安全标准化示范性工地”。
团队建设,他以“人本”理念凝聚合力
团队建设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千头万绪,上从政府部门到业主、监理,下从项目管理人员到协作队伍,涉及人员众多,如何团结各方力量,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整体合力?邹力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崇尚“人本思想”,并将这种理念深植于项目管理中。
北师大和工人文化宫项目均所处市区,涉及自治区乃至银川市多部门、多单位,对外协调工作量大。邹力顺带领团队本着“尊重市场、尊重业主,成就客户价值最大化”和“做最好的乙方”的理念,将“三不、两一切”的作风体现得淋淋尽致,项目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用诚信、精细的服务,感动了业主和监理,赢得了信任和支持。
对内,项目党支部采取多项措施办好宿舍、食堂,解决好员工后顾之忧;员工家里有大事,党支部会前去看望;天冷了,党支部提前做好暖气供应;天热了,防暑降温及时送到……
青年员工是项目团队中一个不小的群体,为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成才,邹力顺通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夜校讲堂、i一对一授课、为青年人加担子等方式,不断激发青年人的干劲。
党支部以实际行动关爱着员工,凝聚着团队的心,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集体。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在工作中及时“补位”,共同推动工程项目不断前进。
在对协作队伍的管理上,邹力顺在千方百计帮助协作队伍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更是将务工人员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建立了农民工实名制工资账户,并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建立了农民工夜校、农民工办公室、农民工实名制通道。先后投入了几十万元进行务工人员驻地建设、驻地生产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洗漱池、晾衣区、开水房、水冲式厕所,以及可同时容纳二十多人的大型浴室。每周对务工人员食堂、宿舍卫生、公共区域环境等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奖优罚劣。设置了医务室,及时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医疗就诊。这些暖人暖心的做法,极大地稳定了队伍,激发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共同的理解和支持,成为项目优质高效推进过程中的润滑剂。
在邹力顺身上,勇气、智慧、能力、意志、人文……都得到了充分呈现,正是因为由众多和“邹力顺”一样的人物和他们共同构筑起的钢铁脊梁,才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托起一个顶天立地的宁夏电建,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宁夏电建,一个未来可期的宁夏电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