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情定茅洲河——深圳茅洲河项目施工侧记

水电十一局发布时间:2022-04-11 09:10:38  作者:李森 

“你看现在的茅洲河多美,水草摇曳、鱼翔浅底、鸥鹭齐飞,你能想象得到六年前的茅洲河还是一片黑臭吗?”现任茅洲河三工区执行经理的王威说到。转眼间这已经是他在茅洲河奋战的第六个年头了。

茅洲河是深圳、东莞两市的界河,全长41公里,流域范围内有4万多家工业企业。治理前的茅洲河,是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茅洲河项目作为深圳市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于2016年中标,点多面广、治理难度之大绝无仅有。

六年前的深圳人怎样也不会想到,茅洲河会有黑臭变清澈的一天,而这背后是无数电建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水电铁军,守土尽责

作为2016年初最早进场的工区,水电十一局茅洲河项目三工区就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冲锋在最前线。“我甘愿在茅洲河矢志奋斗,为茅洲河消黑除臭贡献力量,还深圳市民一片碧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铮铮誓言在开工仪式现场久久回荡,誓要将茅洲河这块硬骨头啃下,而且要啃得干净。

茅洲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架设城市污水管道,将污水运送至污水厂,不再让它直接排入河中,这是茅洲河治理的第一步。

然而,茅洲河过去四十年间欠下的旧账,怎么可能说一笔勾销就勾销?一个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工期紧、任务重、小区多、雨污不分流、排水管网系统混乱、错节漏接严重、原始图纸缺失……且由于早期城市规划不完善,地下高压电缆、通讯光缆、给水管、燃气、国防光缆等地下隐蔽管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给开挖工作布下一颗颗“地雷”。

面对问题和挑战,敢打必胜的电建人没有退缩、更没有害怕,而是主动迎难而上。针对大大小小240余条道路、30余个社区,项目部按照“统筹治理、全盘谋划”的思路,不等不靠、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地毯式全面排查,责任到人、排查到片。从刺鼻难闻的化粪池、到多如竹林的阳台立管,从脏乱不堪的餐饮隔油池、到浑浊刺鼻的工业废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排查人员始终充分发扬守土有责、敢拼敢赢的优良作风,确保每一户、每一个点、每一根管都不漏掉,为雨污分流管网的搭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了30个分片总计228.6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网和49公里现状干管的清淤修复验收移交,成为所有参建标段中验收移交分片和里程数最多的单位,充分彰显着十一局水电铁军的本色。

敢为人先,善换新颜

茅洲河作为一项大型的系统性水环境治理工程,没有太多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和参考,但是治理却又刻不容缓,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找方法。

项目部在管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使“死水”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补水的概念,并率先进行实践,建设了第一座应急补水泵站,为昔日死寂的河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分担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其中最典型的要数龙津涌整治。

龙津涌穿过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大街老城片区流入茅洲河一级支流衙边涌,在沙井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密度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龙津涌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凸显出来,成为黑臭水体“重灾区”之一。但龙津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治理的难度:两侧住宅厕所污水未经化粪池预处理直排入渠,严重污染河道;历史文物众多,紧邻渠道,施工空间不足;支渠周边老旧城中村巷道狭窄,不具备新建雨污分流管网条件……

根治河道黑臭的核心在管网,但龙津涌不具备新建雨污分流管网条件,这该如何解决?经过多次论证,龙津涌开创性采用了在原河道的上层流雨水、下层流污水的方案,并辅以全河道清淤,新建截污系统、补水系统,增加河道的水流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茅洲河流域支流和水质生态及景观修复。经过整治后的龙津涌如今已脱胎换骨,河涌内水质清澈,在布满鹅卵石的河床里缓缓流淌。

“小的时候龙津涌是我们的乐园,在里面捕鱼捉虾,别提多开心了,后来河水变得黑臭无比,就再也看不到鱼虾了。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清澈见底的龙津涌又回来了,每次路过都能看到水底的鱼虾。”住在附近的王大姐高兴地说道。

把脉诊疗,消黑除臭

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原本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对城市内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以实现河道的综合整治,进而消除黑臭就显得刻不容缓。

为了尽快完成排查溯源工作,加速推进消黑除臭进度,95后的杨世杰自告奋勇挑起了排查溯源的重担。“主任,让我去吧,我能行!”他就和同事一起拿着图纸和铁镐往工区赶,迎着朝阳出、伴着星光回从此成了他的日常工作状态。

排查溯源虽然可以借用内窥仪器,但是遇到成百上千的小区就无能为力了。需要人工一个一个把井盖打开,仔细查看雨污分流情况,其中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用跑断腿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雨污分流目标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从源头分流,而最关键环节是从每一个排水小区、每一栋楼的分流。只有从源头彻底分流,才能保证河道不黑不臭,从而提高雨污分流水平,提升水环境质量。河道治理最主要的也是从源头整治,最重要的还是要“正本清源”,而源头是成百上千个排水小区,只有每一个小区实现了分流,才能实现每条河道的达标。

溯源排查最大的难题是需要治理的小区面积大,点源多且整治不彻底,需要对每个小区、每栋楼每个井/篦、每根立管提前检查,以防止有错接漏接的管道。而且新增点源多,有些厂区装修或者换公司之后,需要后期完善的错接很多,频繁重复进入厂区进行施工就难以避免,也因此容易导致市民的不理解和排斥。

面对居民的不解,杨世杰没有气馁,而是耐着性子和他们进行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设身处地从居民的角度解答疑问,最终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接受。

疫情防控  筑牢防线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3月13日晚7点的一则通知给整个深圳市按下了“减速键”,公交、地铁停运,城中村、社区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由于地处深圳市疫情较为严重的四区之----宝安区,再加上管理人员与作业队人员众多,项目部疫情防控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日趋紧逼的疫情,项目执行经理王威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传达贯彻属地政府的各项防疫要求,对项目部及作业队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所有人员在宿舍办公,非必要不外出。”“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送餐,减少项目部人员与外界的接触,确保职工吃的安全健康。”“工区每天派人到各施工点巡察疫情防控及施工情况,确保停工令执行到位。”……

项目部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宿舍、食堂每日三次消毒消杀,确保防疫不留死角;设置卡口查验进出人员健康码、核酸检测记录、行程卡、体温等信息,把好项目部第一道防线;大量采购口罩、消毒液、酒精、防护服、体温枪等防疫物资,保证防疫用品储备充足。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有效筑牢了项目部疫情防线,为后续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持续攻坚和科学治理,茅洲河实现了从“黑水横流”到“鸥鹭齐飞”跨越性的生态蝶变。2020年,茅洲河水质稳定达到或好于V类水,氨氮指标时常在1.3毫克/升左右,央视b·体育(中国)频道称赞茅洲河的治理是广东打造万里碧道的缩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或许正是由于水电十一局因水而起家、懂水熟电,才得以与茅洲河结下长达六年的不解之缘,茅洲河因十一局人敢打敢拼得以华丽转身,而十一局人也因为参与茅洲河水环境治理得以成长。

水电十一局与茅洲河的缘分,未完,待续……


茅洲河新貌


治理后的万丰湖湿地公园


顶管施工


回填


疫情期间送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