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小档案
姓名:姚志强
单位:河南济源供电公司
帮扶地点: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下冶镇陶山村
帮扶时间:2020年3月至今
工作亮点:通过新修道路、改造升级电网、新建公厕等举措改善人居环境;引导村民种植“羊角红一号”辣椒,拓宽增收渠道;带动建起工厂,就地加工村民种植的辣椒,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2元一斤, 8520斤,总计17040元,核对一下。”10月10日,在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陶山村的辣椒地地头,一名收购商将村民陶孝敬两亩地的辣椒全部买下。陶孝敬打开手机微信收款二维码,笑着说:“这可比种玉米赚钱多了!”
陶山村是济源供电公司的定点帮扶村。2018年年底,靠着发展旅游和养殖,陶山村脱了贫。2020年3月,该公司派员工姚志强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继续带动村民谋增收。姚志强带着大家搞种植、修公路、建工厂,下力气改善村里人居环境,以多种方式促进村民增收。
再难也要把路修好
刚驻村时,姚志强就碰到一件要紧的事:镇上唯一一条通村里的路是30多年前修的,路面烂得一塌糊涂,遇上阴雨天气,路面还容易垮塌。有一天,村民王有军和媳妇骑着三轮车去镇上赶集。半路上,夫妻二人连人带车翻下了山沟,都骨折了。
在走访中,姚志强还听说,7年前,村民陶继新带着老丈人、丈母娘走这条路时也翻进了沟里,两位老人不幸去世,他的媳妇因受刺激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陶继新家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后来被认定为贫困户。
了解情况后,姚志强准备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我夜里躺在床上,想想这些都睡不着。”姚志强说。
再难也要把路修好!姚志强开始三天两头往镇政府跑,往公路局跑,上报材料、邀请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申请特事特办……最终,他争取来了一笔道路修建资金。
2020年年底,施工人员和大型挖掘机等设备一一就位,开始在盘山公路上施工,村民都跑去帮忙。
今年2月,下冶镇通往陶山村长5千米的两车道柏油路铺好了,出行不再是村民的烦心事。
“为了修路,姚书记往镇里跑了不下二十趟,开始修路以后,每天还到现场帮着运沙石和水泥。”村党支部书记陶建平说,“以前,村民到镇上一趟要四十多分钟,现在只要十几分钟。村里还通了公交车。路好走了,大家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除了通路,在姚志强的努力下,陶山村民还吃上了自来水。村里的电网改造升级了,文化广场也翻新了,公厕建成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种植经济作物促增收
驻村期间,姚志强发现陶山村村民大多种些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而附近有些村子则是种植桃子、大葱等经济作物,每年收成不错,效益也高。
多方走访考察后,姚志强和村支两委委员商议决定引导村民种植特色辣椒,还买来“羊角红一号”辣椒种子,免费发放给村民播种。
项目考察好了,1100元一斤的种子也买来了,但到了村民那儿却“卡了壳儿”。“我们种了半辈子玉米,突然让我们种辣椒,前景咋样?谁也看不到!”村民陶宝剑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抓不住播种季节,可就跟不上了!”姚志强急得直上火,嘴里起了泡。他哑着嗓子到各家各户讲解改种辣椒的前景,但大多数村民还是将信将疑。
姚志强明白了,村民是穷怕了,输不起,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才能摆脱顾虑。在姚志强的劝说下,村民陶孝敬、陶孝先等人先试种辣椒。2020年6月,陶山村有40亩地种上了辣椒种子。
2020年9月,40亩地的辣椒收获了,姚志强又多方联系收购商。当时,市场价是2元一斤,辣椒地的亩产在4000斤左右,村里种辣椒的农户比其他同期种玉米的农户每亩多赚了6000元。看到了变化,很多村民主动找到姚志强问经验,今年也改种了辣椒。
村里办起加工厂
随着有意愿种辣椒的村民越来越多,姚志强有了新的担忧。他对村民说:“物以稀为贵,到时候辣椒产量上去了,价格会不会下跌?咱们还得多想一步。”
陶山村虽然脱贫了,但始终没有产业。“要想不返贫,得搞产业。”姚志强说,“我那会儿有个大胆的想法,办加工厂。”
村集体收入有限,脱贫户们刚脱贫,抗风险能力差,资金成了难题。姚志强想到了“娘家人”。他的请求一提出,济源供电公司就出了一笔资金,员工们也纷纷捐款。很快,姚志强用筹集到的60万元资金在陶山村附近的山里盖起一座漂亮的辣椒加工玻璃厂房。随后,相应的配套设备陆陆续续就位。姚志强开始跑上跑下办理加工手续、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辣椒加工厂属村集体产业,优先雇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平均每人每月给3000元的工资。眼下,姚志强准备跟村民签“种植订单”,即村集体提供种子和技术,村民负责种植,产出的辣椒再由厂子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回,保证村民辣椒销售收入稳定。
对于村子的发展,姚志强还有更多的想法。在他的多方联系下,北京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看中了陶山村这块宝地,计划投资开发民宿,在陶山村发展旅游。姚志强还准备跟市里一家颇有名气的辣椒加工企业合作,争取实现技术、资源共享,让陶山村的辣椒加工产业发展更稳当。“我相信村里人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姚志强信心满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