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皖北农村大集热闹非凡,冬闲的人们把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带来销售。集市上,各色农产品琳琅满目。12月19日是安徽省临泉县陶老乡的农村大集日,家住早里村的养牛大户王朋将自家的18头黄牛赶到牛羊交易市场出售。经过讨价还价,这18头黄牛被太和县的一位客商买走。手机接到转账信息的那一刻,王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走进王朋家的养牛场,两排约50米长的牛舍依次排开,“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我家今年已出栏黄牛80多头,目前栏里还有100多头,养牛的利润还可以。”王朋说。
拥有230万人口的临泉县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安徽省肉牛养殖大县。这里秸秆资源丰富,年收集量达160万吨。近年来,该县实施“秸秆变肉”工程,2023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2.53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175家。王朋就是其中的“牛状元”。
临泉县供电公司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步伐,为养殖企业提供“一企一案”和“一站式”跟踪服务。该公司加大电网改造升级力度,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配网工程523项,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8条共612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623台,增加配变容量近2万千伏安,助力地方产业快速发展。
说起养牛,王朋打开了话匣子:“2009年我开始养牛,最初养殖规模小,主要是自繁自养。2014年,俺们村换了大个的变压器、电线也换成手指头那么粗的了。电力供应充足、秸秆多,俺注册了临泉县朋鑫养牛场。供电所给养牛场装上了三相电,俺买来了秸秆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打包机,每到夏秋小麦、玉米收割时,可以加工饲料,一年光买饲料的钱就能省下三成。”经过几年的摸索,王朋家的养牛场目前能存栏200多头牛。
早里村南边紧靠洪河,绿地植被茂密、湿地水草丰美,养殖牛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黄牛存栏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就有10多家。
临泉县供电公司组建养殖业供电服务队,安排队员定期走访养殖户,帮助排查用电设备,保障客户可靠用电。
2023年7月的一天,胡庄村黄牛养殖户徐继学心急火燎地来到临泉县供电公司陶老中心供电所:“天太热了,没有电,家里的牛热得快不行了。”
原来,他刚刚迁改了养牛场,新建的养牛场周边没有供电线路。“我们了解情况后,开通办电绿色通道,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为徐继学家的养牛场新立15米电杆16根,架设低压线路2.8千米,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临泉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牛舍里,电源一开,水便流到牛槽里。王朋指着一头健硕的公牛说:“这是内蒙古地区的西门塔尔牛与咱们这里的黄牛杂交品种,生长速度快,公牛育肥效益更好。养牛场准备改变以前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向公牛育肥模式转变。你看,这头牛养了近一年,现在有1000多斤,年前就能出栏。”
未来,随着“秸秆变肉”计划的进一步实施,肉牛养殖户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原牧场将上演更多“牛状元”的故事。(王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