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70年代初,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的爷爷在退休前是一名老师,写了一手好字,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候,他就用小楷本手抄了许许多多唐诗教给我和弟弟读,并要求我们背诵,那也是我当时接触到的最早的所谓的书。在记忆中,当时的我认为每天背着手对着爷爷背诵的时间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时刻。
大概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出差回来看爷爷奶奶时,带着我去了一趟城里的书店,那时的书店并不是很大,书也不算太多,只记得当时我选了一本名叫《潘多拉的盒子》的书,还带有插图。也是直到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除了课本之外原来还有这样的书,简直爱不释手,走路看、吃饭看,每天睡前都要拿出来看一遍才能安心。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初中后,市场上虽然可以有卖一些书了,但是自己却没有零用钱去买。所看的书都是向同学借的,有时候一本书“预约”排队的人都有二、三十个,那种等书看的焦急心情,现在都还记忆犹新。于是自己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有钱后一定要买很多很多的书,回家慢慢地看。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爷爷每天让我读书、背书而养成的习惯,以及后来的成长经历,以至于长大后的我对书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怀,每一本书对于我来说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每月定期到书店购买新书也成为我最享受的幸福时刻。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收入较低,每月的目标只是一本,慢慢地变成两本、三本、再后来衍变成只要喜欢的都一定买下来,放在家中慢慢看。家里的沙发旁、卧室的床头柜上总是堆放着几本随手可以拿到的书,以便于没事时可以信手拿起一本打发闲寂的时光。
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因为每天总是要围着孩子身边转,看书的时间基本都没有了。等到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也不用再时刻守着他时,我又重新拾回了自己的最爱。受我的影响,孩子在我看书的时候,也会选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让我读给他听或者自己安静的看着。而每个月我都会抽时间带上孩子去书店一、两次,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也给孩子自己选想要看的书。每逢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时,每去到一个地方,也总是习惯性去寻找书店的位置,带孩子到不同地方去感受不同书店的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起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但不论是什么书,永远不变的都是对“它”的那份渴望,那种迫不及待的想去看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书已经成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亦师亦友。是“它”使我提升品味、修身养性、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让自己变得更充实。心情不好的时候,又是“它”能让我心情平和,忘记了让自己生气、伤心难过的事。每次出差的时候我总会带上 “它”,来打发夜晚一个人的孤寂时光。
呵呵,有“它”真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