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TCL中环(SZ:002129)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30-50.70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13-21.53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环比增长25.26%-33.98%。
公告发布后,浙商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均表示TCL中环的第三季度经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同时,索比光伏网注意到,这已经是公司自2021Q1以来,连续第7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显然,这家引领光伏行业进入“大尺寸化”、“薄片化”时代的全球硅片巨头,正在用切实的经营业绩,诠释着基于技术创新、G12技术平台和“工业4.0”生产线所构筑的智能制造竞争壁垒。
G12市占率不断提升
经营业绩连续7个季度环比增长
2019年8月,TCL中环通过将半导体领域的12英寸硅片生产技术应用于光伏行业,正式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12硅片“夸父”系列,并引领光伏行业迈入“大尺寸”时代。然而,从166mm到210mm的尺寸跨越,对于重资产、高度依赖产业链协同的光伏行业而言,并非易事。
彼时,由于电池片、组件环节的配套产能缺失,同时在制造环节,大尺寸硅片会降低电池片等环节的生产良率。因此,诸多所谓业内专家纷纷看衰其发展前景。不过,正如总经理沈浩平所言——“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大、更薄、更高效率、更优性价比,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21年以来,随着供应链体系的逐步完善,G12硅片逐步进入到快速成长期。PV Infolink数据显示,2021年G12硅片市占率由2020年的2%左右提升至14%,预计至今年年末将达到26%,2025年或将超过50%。
而根据索比光伏网的调研,进入2022年以后,210大尺寸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市占率或远超市场预期。结合PV Infolink发布的电池片报价来看,2022年初至今,单晶PERC电池210尺寸的涨幅达到24%,超过182尺寸的22%。但在2021年,前者涨幅仅为8%,远低于后者的13%。同时,在通威股份最新公布的电池片报价中,210尺寸价格涨幅达到0.03元/W,同样高于182尺寸的0.02元/W。
受益于G12硅片市占率的不断提升,TCL中环的经营业绩也全面爆发。自2021Q1开始,公司已经连续7个季度经营业绩保持环比增长态势,期间复合增速更是高达35.26%-36.57%。纵观整个A股市场,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
G12+工业4.0
构筑生产成本壁垒
显然,对于TCL中环这样一家经营业绩达到百亿元级别的制造业企业而言,能够连续7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倘若没有坚不可摧的竞争壁垒,必然难以实现。对于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发展逻辑的光伏行业而言,成本,始终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而在制造业属性的加持下,生产工艺,则决定了“降本”的边界。
三年前,TCL中环在推出G12硅片的同时,也开始响应国家号召向高端制造转型,建立了基于G12技术平台和“工业4.0”生产线的智能制造体系。按照公司的说法,G12技术平台与“工业4.0”生产线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柔性化及客制化生产,人均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均显著提升。
然而,此举却并未获得业界乃至资本市场的认可,众多所谓业内专家认为这不过是其营销的“噱头”,有名无实。不过,随着经营业绩的爆发,TCL中环的智能制造竞争壁垒已经愈发凸显。此前,公司曾经表示在G12硅片制造领域领先竞争对手24-36个月,现在看来此言非虚。
根据TCL中环披露的信息,借助G12技术平台和“工业4.0”生产线,公司已经实现少人化、智能化的柔性制造生产模式(宁夏六期项目单人看炉台数可达到384台/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一致性等指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显著下降,年末部分环节可实现“黑灯工厂”,并具备了在欧美等高人工成本地区的建厂能力。
具体到生产工艺上,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在晶体环节能够降低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提高单炉月产能力;在晶片环节通过细线化、薄片化工艺改善,可以大幅提升硅片A品率,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随着N型电池片技术逐步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公司借助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已经完全掌握了N型硅片的制备和量产技术,并成为业内第一家披露N型硅片报价的厂商,且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资料显示,相比于P型硅片,N型硅片针对不同技术路线所需的电学参数不同,对生产线的柔性化、客制化要求较高。
长单保供+规模优势+高效营运
构筑生产效率壁垒
可以想见,在智能制造竞争壁垒的加持下,未来随着硅料价格逐步进入下行趋势,非硅成本占比显著提升,TCL中环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不过,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能力,亦是保障生产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1年初,TCL中环与协鑫科技签订高达35万吨的六年期采购长约,提前锁定硅料供给,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性。而在石英坩埚方面,公司是光伏行业内少数能够直接与海外高纯石英砂厂商签订长约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控股股东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共建的10万吨颗粒硅产能已于近期开工,位于中环内蒙晶体工厂附近,保障产品供应且有效加快运营效率;
当前,TCL中环的库存周转天数仅20余天,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通过采取“低库存、高周转”的经营策略,TCL中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营运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硅料周期性特征对于经营业绩的影响。
在供应链保持稳定的同时,TCL中环的产能规模也构筑了显著的竞争壁垒。根据公司的规划,至2022年末公司硅片产能将达到140GW,其中G12先进产能占比接近90%。
写在最后
TCL中环能够连续7个季度经营业绩实现环比增长,这绝非偶然。当然,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景气。不过,试问除了TCL中环,还有哪家光伏企业能够实现连续7个季度稳定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况且,其业绩基数已达到百亿级别。
其实,除了智能制造和供应链两大竞争壁垒以外,TCL中环的欧美本土建厂能力以及在IBC电池技术领域的布局,同样已经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只是,就像三年前发布G12硅片一样,需要时间的“发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