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国内b·体育(中国)

生物质能助力纺织业减排 循环经济成“双碳”良方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11-22 00:00:00

  “实际上我们身上穿的衣服80%都是石油做的。”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约5000万吨的聚酯纤维来解决服装的需求,而聚酯纤维的原材料就是石油。

  全球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升、快时尚品牌风靡的商业模式导致近20年来全球服装消费量激增,带动了纺织产业的蓬勃发展。纺织行业已然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每生产1吨纺织品就会排放17吨温室气体。预测到2050年,时装产业将消耗超过全球30%的碳预算。

  纺织行业碳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纺织原料以石油纤维为主,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大。纺织品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但天然纤维有限,为满足需求,就得从石油中获得涤纶、锦纶、氨纶等石油纤维。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0%左右。杜欢政认为,保障能源安全,破局的关键除了风能、太阳能,就是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形式被利用的生物质能。他指了指身上那件淡蓝色的衬衫说:“棉、麻、毛、丝都不是,石油也不是,我这是秸秆做的,这就是新技术。”

  不同于玉米和木薯做原料的生物质能,秸秆不“与民争粮争地”。杜欢政认为,生物质材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中国的生物质资源利用起来,可以替代5亿吨左右的煤,大概减少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虽然中国在服装行业中使用生物质材料已有10多年,但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究其原因在于价格高、产能小、市场未开发以及生产体系未建立。杜欢政介绍,国际对生物质材料的应用同样处于初始阶段,但中国生物质行业发展速度更快,“政策出台快,产业发展快,我们形容企业是雨后春笋。”除了政策引导,他认为推动生物质能发展还需要消费者理念转变,带动消费品公司形成绿色供应链,推动绿色转型,即“两消一推”。

  值得一提的是,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效果未达预期也是纺织业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悉,全球每年要产生约9200万吨的纺织废弃物,预计到2030年将达1.34亿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单是在中国,每年都有超过2600万吨衣服被扔掉,废旧纺织品产量每年以10%至15%的比例增长。

  杜欢政认为,循环经济作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路径,无疑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循环经济有很多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其中就包括消费者观念亟待转变。杜欢政表示:“以前老百姓认为用循环利用的东西都是比较低级的,这个观念要改变,现在循环再生产品都是一流企业做的产品,都是用高科技做的,现在叫绿色低碳循环时尚。”

  杜欢政举例到,耐克公司正与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合作,探索废旧运动鞋闭路循环利用,实现了从旧运动鞋到操场、塑胶跑道的转变。

  “现在我们每年生产2800万辆汽车。10年消费结束以后,车停在那,既占地方又影响环境。所以我们现在构建从汽车到汽车,服装纺织品到服装纺织品,家电到家电的闭路循环。”杜欢政补充道:“循环经济就是一个链,我们产业发展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更健康,人更开心快乐,不是为了产业而产业。”(来源:中国b·体育(中国)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