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体育(中国) > 电力朋友圈

【一带一路故事】阿龙老汉赶集记

电建海投公司发布时间:2022-05-27 09:25:50  作者:刘向晨

凌晨5点,天还没亮,老挝南欧江江畔哈撒新村的阿龙老汉就起床了。今天,他和儿子阿坤要到50公里外的南巴县城赶集去。

阿坤还有些睡眼朦胧,责怪父亲起得太早。老汉有些气不顺,回道:不早点走,路上又得耽搁时间,啥时候能到?

谁知又被儿子阿坤怼了回来:现在又不是过去,路好走多了,还起那么早干什么……

阿龙老汉猛地一怔,这才突然反应过来。是呀,现在一条公路从移民村通到南巴县城,早已不是过去的渡水路、爬山路了。

哈撒村是坐落在南欧江畔大山深处的一处小村落。在65岁的阿龙老汉记忆里,每次去县城,都是天不亮就得出发,先是到渡口坐船半小时抵达哈卡姆村,再翻过两座山,步行3个多小时,等赶到集市都已是上午11点多了。

跋山涉水,路途漫漫,再加上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阿龙老汉已经是3年多时间没走出过大山。今天,还是阿龙老汉搬到移民新村后,第一次去南巴县城赶集。

忆苦思甜,阿龙老汉嘴角露出了笑容。现在路好走了,却一时改不了几十年来早起赶集的“毛病”,起大早、赶晚集也是抹不去的记忆。

吃过早饭,一切收拾妥当,儿子阿坤推出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过去泥路难走,脚插进去就拔不出来,现在路通了,阿坤第一时间买了辆念念不忘的摩托车。

车是新的,楼也是新的。随着移民新村的投用,阿龙老汉一家从低矮的茅草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混泥土新房。前庭共有120多平米,还有一个20多平方的小院子,院子里种上了花草、青菜,圈养了几只鸡鸭。

除了每家每户都是宽敞的楼房,村里配套的学校、村公所、医务室、寺庙一应俱全,还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一条宽敞的道路从村口延伸到了县城,就是去琅勃拉邦省城也是方便快捷了许多。

这所有的改变,皆因中国电建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2012年,随着水电站的开工,南欧江两岸高标准、高质量的移民新村建设也随之启动。

现如今,全面建成的七座水电站,犹如七颗明珠闪烁夺目,座座移民新村,也如同老挝占芭花般,朵朵绽放。

依托水电站的辐射效益,村民除了到电站学技术,还陆续在南欧江两岸开设旅游点、饭店、小商铺、修理厂、加工厂、香蕉园等产业,日子越过越富,越过越甜,人也越来越有精神了。

眼看着时间过了8点,爷俩才骑上摩托车往南巴县城赶。

真是大道一通天地宽。坐在后座的阿龙老汉,一路上,时不时拽一下儿子阿坤的衣袖,提醒他不要骑得太快。对于一辈子很少出山,坐在摩托车上,40迈的速度,已经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了。

来到县城,9点刚过,集市里才刚刚上人。3年多没来,阿龙老汉对阿坤说这是平生到县城最早的一次,四周逛了逛,望了望,感觉这里的变化真的很大,农贸市场更大了,物产更丰富了,人也更多了。

今天,爷俩带来家里种植的砂仁。自从搬到哈撒新村,中国电建和当地政府支持生计改善,扩大了本土特色种植和养殖业,为移民提供蔬菜、谷物、经济林木等所需的种子树苗,帮扶村民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并邀请专家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指导和培训。

同时,随着交通出行条件的改善以及生计改善工程的实施,当地政府推出了“一村一品”特色集市,这不南巴县集市上,除了哈撒新村的砂仁,还有万康村的蔬菜、巴巴村的橘子、农卡村的牛羊肉等等,很多外地商贩也慕名而来,从这里采购到新鲜的农副产品,购卖到首都万象或者出口到中国、泰国去。

阿龙老汉喜上眉梢,对儿子阿坤说,这一次赶集真的没白来,以后可以把家里的橘子、芒果、菠萝蜜、鸡蛋也得拿到集市上来卖,不够数量的话,还能在左邻右舍收购一些。趁今天到集市来,再找几个贩子要个电话,以后我们收来的东西可以卖给他们,你的摩托车还要换成小货车哩……

是呀,父亲阿龙的话,让儿子阿坤更坚定了信心。守着这条江,挨着这座站,不论是种植,还是养殖,或者商贸,还是进电站学技术,条条大道通罗马,总有一款适合你。

回去路上,阿龙老汉也放松了许多。他相信,这条路会越来越宽,速度会越来越快,更美好的生活还在前方哩。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