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能源对山东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传统能源大省,面对能耗总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的实际,山东坚持高点定位、通盘谋划、先立后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作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绿色”转型的排头兵、“双碳”理念的践行者,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扎实开展“旗帜领航再登高 创新驱动走在前”行动,坚定不移地打造“卓越创新力”,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就相关问题记者对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创新委员会主任王磊进行了专访。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请问,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在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来引领能源发展呢?
王磊: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公司全面落实省公司创新大会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求,立足战新产业融合大发展的契机,制定公司创新联盟工作方案,在“全员创新、全域创新、全速创新”全面发力。我们希望通过搭建“新”平台、完善“新”制度,让每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够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力争公司创新实力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新”突破。
近年来,我们先后组建了智慧能源技术创新团队、职工创新联盟,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高效精干的人才硬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按照“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公司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劳模、工匠、优秀专家人才为骨干,整合创新资源,逐步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携手提升”的平台,为基层创新提供坚强支撑,实现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2024年,公司将以人为本锻造卓越队伍,用好“职务、职员、人才”三通道,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拼搏中成长、在开拓中进步。同时,坚持“谁使用、谁培养”,压实带队伍、育人才的主体责任,对高潜质员工实行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探索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让青年干部、优秀员工在实践历练中锻造高强本领。
记者:除了搭平台、建队伍,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还有哪些好的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磊:在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创新发明不仅仅是高层次科研人员的专属工作,每一位职工都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公司充分发挥创新联盟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成果创新、职工技术创新“4专班”优势,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鼓励以柔性攻关团队形式,开展跨专业、多领域协同创新,推动公司全员创新、全域创新、全速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3年,公司获评山东省能效与低碳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先锋企业等荣誉5项。创新成果荣获国网公司优秀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一等奖、山东省第八届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6项,实现历史新突破。
记者: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赖祥生董事长调研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时,盛赞山东综合能源公司是国网综合能源系统的一面旗帜。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王磊: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公司牢记以卓越科技实力为牵引,卓越人才队伍为保障,卓越创新价值为导向,立足实际实用实效,不断加强综合能源服务核心技术攻关,依托山东省电能智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能效检测与用能优化实验室、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三中心、三实验室、三基地”,创新打造前沿科研产品,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储能舱参展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得到与会领导一致称赞。
公司不断加大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力度,联合外部科技力量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与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人才交流培养平台,累计联合培养研究生20余名,充分发挥人才引育创新的成果价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日前,公司牵头的“基于多能互补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控制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验收,并以专家评审平均分93.43分获“优秀”成绩。目前,该项目已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工程中开展示范应用。
记者: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未来有哪些规划呢?
王磊:下一步,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3166”工作思路,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国家战略等重大部署,以创新变革为动力,聚焦客户新型用能需求和能源市场热点,以电网支撑、分布式光伏、能源托管、智能运维、能源交易“1+4”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深度广度,在创新争先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持续谋划开拓市场、强化管理、培育能力、树立形象等方面的创新性举措,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全面增强,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增强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