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部部长景春梅
国务院b·体育(中国)办公室近日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看待白皮书发布的意义?下一步能源转型如何推进?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部部长景春梅。
问:中国为什么要发布关于能源转型的白皮书?与此前的白皮书相比有什么不同?
景春梅: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数智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如何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共同的目标,也是面临的难题。中国推动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也展现了中国之治、大国担当。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事业加快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中国政府发布能源转型白皮书,旨在全面介绍2014年以来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享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做法,表达中国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主张,这为破解全球能源转型难题提供了“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了“公共产品”。
与以往中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相比,此版白皮书的特点在于: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全面介绍中国推动形成能源绿色消费新模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示中国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和贡献,系统阐释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基本理念,全面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客观展示了中国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的突出贡献,鲜明阐述了中国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主张。
问:中国的能源转型有哪些亮点?
景春梅:中国能源转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推动了清洁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将近40%,比2013年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10年来,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中国能源的绿色含量不断提升。
二是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10年来,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大约39万亿元,大概每年平均将近4万亿元,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增长了35%,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建立起了完备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新能源、水电、核电、输变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三是保障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10年来,中国的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价格总体平稳,14亿多人口的能源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2015年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国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了将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农村地区户用光伏规模达到了1.2亿千瓦,每年可以为农户增收11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00万个。
四是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与2012年相比,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能源资源实现了绿色集约化开发。平均供电煤耗降到了303克标准煤/千瓦时,先进煤电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与天然气发电机组限值相当。中国能源转型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
问:未来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的着力点是什么?
景春梅:10年来中国能源转型的成就来之不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发展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一直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之路,在短短的10年里,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在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和建设成本上都领跑全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未来进一步推进能源转型需要特别重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关注氢能、储能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针对某些环节的短板和弱项,加快技术创新和自主技术的突破。
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很大,增速很快,但是电网系统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还有待提升,这是目前能源转型中的最大堵点。建议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使电网更高比例、更大规模接纳新能源。
三是进一步破解新能源生产和消费空间错配难题。优化能源生产力布局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绿电“天上走”和绿氢“地下输”并举,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外送力度,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