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七届虹桥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的分论坛前瞻沙龙在上海举行。聚焦“新能源与储能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主题,相关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能源转型新路径,及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与储能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全面剖析了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转型大趋势与新思维,清晰描绘出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转型路线图。
黄震指出,能源供给侧转型的大趋势是电力脱碳,包括风电、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加之配以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火电及核电作为保障性、调节性电源,共同构成零碳电力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需求侧的再电气化和间接电气化,实现绿电替代、绿色燃料替代和绿色原料替代。
“绿色电力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二次能源。”黄震强调,能源转型将是基于绿电的能电气化尽电气化过程,而基于绿电的可再生燃料将实现非电能源燃料脱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水电装机4.27亿千瓦,风电装机4.6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7.1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530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11.7亿千瓦)。
黄震表示,由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能源绿色转型史无前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亟需新思维去引领和推进。
具体而言,化石能源发电能确保连续稳定的供应、源随荷动,电价基本是个常数,发电成本线性增长。因此传统思维上,提升能源效率被置于最优先级。但随着大规模高比例波动性、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集中并网,电的价值和价格变化巨大。当电力稀缺时,电价将出现飙升,比如欧美电力市场的电价在供应短缺情况下会大涨至平时的十几二十倍,低谷时段又跌至负电价。在此情形下,电力平衡和绿电消纳的重要性、优先级日益突出。“今天的电力具有排碳属性和时间属性,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电力观。”黄震说道。
黄震认为,有别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太阳赋予人类的能量是免费的,可再生能源零边际成本,因此必须建立新的能效观。
与此同时,传统电力系统源随荷动,依靠备用、单向计划调度。以新能源为主体电力系统通过源网荷储协同、科技精准预测、市场机制来实现供需两侧动态平衡,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必须改变‘新能源运行方式要像传统能源一样才安全’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新的能源安全观。”
黄震说,部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我国西部省份已经出现白天火电保持低负荷给新能源让路、晚上必需外购电保障电力供应的情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建立常态化、市场化的电力平衡响应机制。一方面,推动工业负荷、空调负荷、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和微电网等多元用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引导用户用电行为和调动新型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让电力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需及碳减排成本,通过电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配置能源资源,建立新的市场观。
“能源绿色转型将引发数百万亿投资与产业机遇,一大批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行将诞生。”黄震总结称。
本次前瞻沙龙由澎湃b·体育(中国)主办,虹桥论坛秘书处、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别支持。
澎湃b·体育(中国)记者 杨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