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企业管理

国网江苏电力:全链条扶持员工创新,让“好点子”落地生金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4-12-31 12:16:33  作者:鲁璐 纪鹏

  近日,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活力华东”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推介会在连云港举办。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江苏电力员工何光华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经历,并与另外4名劳模工匠代表共同发布创新倡议。推介会还集中展示了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8家省级电力公司的189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国网江苏电力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钥”,通过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优化体制机制、搭建创新联盟阵地等举措,不断提升员工技术创新工作质效,形成了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人才加速成长的良好局面。

  优化体制机制 为员工创新提供保障支撑

  10月18日,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苏赛区决赛在无锡江阴落幕。宿迁供电公司员工自主研发的“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配电网深度融合紧凑型环网箱”成果获江苏赛区一等奖。

  传统型环网箱体积较大,不便于在城区拥挤空间内运输、安装和检修。2021年,宿迁供电公司配网运检班班长刘刚牵头组建创新攻关团队,研制配电网深度融合紧凑型环网箱。

  2022年1月,课题顺利通过宿迁供电公司群创项目审核,获得相应资金支持。该公司还安排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该公司智能配电网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主任王秀茹为团队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带领团队成员顺利研发出关键核心部件——一体式电子传感器。2023年年底,创新攻关团队获得国网江苏电力进一步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顺利完成成果研发。这款紧凑型环网箱的体积较传统型环网箱压缩了45%以上,还具备域内外运行全态势感知功能,实现了早期缺陷预警、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以及中压发电车的安全高效接入,显著提升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目前,该成果已在江苏、山东等地区投入使用400余台。

  国网江苏电力持续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搭建“工会组织、劳模引领、员工参与、岗位创新”的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基层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层员工的优秀创新课题给予一定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将课题上报至省公司参与专家评审。对于通过评审的课题,国网江苏电力将提供更大力度的资金、技术、平台等支持,鼓励和引导基层员工参与创新活动。

  国网江苏电力还探索构建了以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机制,重点奖励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高等级科研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该公司实施“科技强企”重大专项激励政策,追加奖励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的获奖团队。此外,该公司落实项目分红激励机制,2022年至今共兑现项目分红激励800余万元。

  打造创新工作室联盟 聚力解决业务难题

  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共有300余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部分工作室发展超前、成果产出多,创新经验值得传播推广,也有一些工作室发展较为缓慢、无价值产出,需要带动。此外,各个工作室同质化的创新项目需要加强引导,离散的创新内容需要整合。

  聚焦“建立协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培育创新成果、锤炼人才队伍”,国网江苏电力依托各级创新工作室,跨区域、跨专业、跨单位组建了10个创新工作室联盟,覆盖电力调度、输电电缆、电力规划等20多个专业。联盟成员围绕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和技术创新,加速推进创新成果涌现、创新人才成长。

  6月27日,盐城供电公司开展了110千伏杨集变电站隔离开关改造工程,将隔离开关的隐式静触头改为显式静触头,有效避免了鸟类在隔离开关主触臂处筑巢的问题。

  2023年,盐城供电公司侍海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了“降低室外变电站鸟类筑巢率”课题研究。开始,工作室成员想通过填充隔离开关隐式静触头缝隙的方法来防止鸟类筑巢。但大家多次试验后发现,这样会使隔离开关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出现发热情况。

  在国网江苏电力变电检修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牵线下,侍海将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海安市供电公司王爱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联合攻关,共同破解相关技术难题。双方工作室成员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实际试验数据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将隔离开关静触头的结构从隐藏式改造成外露式,同时缩短触杆,实现隔离开关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完全闭合。两个月后,大家顺利完成了新型变电站隔离开关的研发。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110千伏杨集变电站等4座变电站共7组隔离开关的改造工作中。

  依托创新工作室联盟,国网江苏电力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内外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专业跨单位协同攻关,助力员工成长成才。目前,该公司各工作室联盟成员合作互助,累计形成近千项创新成果,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创新成果奖励100余项。

  丰富成果转化路径 员工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落地应用,在于转化成现实生产力。2023年9月,南通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自主研制的一款输电线路三维全景智能测量装置在国网双创平台上架,此后广泛应用于江苏、浙江、宁夏等多个省份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危险源预警和安全管控工作中。该装置能精准测定大型作业机械与线路之间的空间距离,识别准确率超95%。

  2023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运检业务员工创新成果电商化推广工作,国网江苏电力双创中心围绕成果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等方面,为该项目的研发团队提供全面指导,支撑这一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的专家审查,上架国网双创平台和国网电商平台。

  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不断探索成果转化渠道,于2019年12月组建国网江苏电力双创中心,并于2021年挂牌国家电网双创示范基地国网江苏电力双创示范基地,为员工创新成果从孵化培育到推广应用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基于此,该公司建立健全聚合创新体系,统筹科创、群创、青创等多渠道创新成果,出台了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办法,并配套发布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知识产权等系列细则,为成果转化提供制度化保障。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定期选送员工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参加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活动,让更多员工的创新专利依托政府平台走向市场。2023年,该公司5项专利在活动中成交。

  在一系列举措的加持下,一线员工的“金点子”加速涌现,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在南京,“一种量测配用电通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试点应用成效良好,逐步推广至全省乃至浙江、福建等地;在常州,“架空线路拆线施工机器人”系列专利技术使单体工程成本降低33%,累计创造收益约850万元……今年,国网江苏电力共转化创新成果291项,获知识产权收益超2000万元。(鲁璐 纪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