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过,云顶山上越发冷了,按照服务台账,窦进书这半个月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冬季安全用电检查、线路巡检和电气火灾隐患排查。12月23日一早,窦进书就背上工具包,骑着摩托车向云顶山驶去。当天他要巡检10千伏武北线,还要去六峡村一组入户检查安全用电情况。
窦进书今年57岁,是土生土长的四川省江油市永胜镇六峡村人。他是江油市供电公司武都供电服务站的“电管家”,也是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绵阳武都)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负责10千伏武北线的运维以及六峡村265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其中,云顶山上的六峡村一组22户居民是窦进书最挂念的。
让云顶山上的村民可靠用电
1982年,窦进书到当时的北城乡电管站工作,服务白云村和周边4个村子。当时,白云村还没有通电。村民们自己筹钱出力,把线路从电管站一直架设到村口,白云村里越来越多人家用上了电。2001年,位于云顶山上的白云村一组、二组也通电了。同年10月份,当时的绵阳电业局江油供电分局接管了白云村的供电,窦进书成了江油供电分局的供电服务员工。
后来,为了保障云顶山上的村民们可靠用电,江油市供电公司先后4次改造云顶山上的线路。让窦进书印象最深的要数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改造。地震中,云顶山悬崖边小路上的电杆被落石砸断,白云村的供电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武都供电服务站重新设计线路走向,选择了最快也是最难的方式——从悬崖下的涪江六峡对岸接线。上下山的小路没了,抢修物资怎么运上山成了难题。又长又重的水泥电杆只能分段运输,用绞磨从悬崖下拉上山,然后再焊接组装。现在一路往云顶山上走,能看到几乎所有水泥电杆都是两节焊接到一起的。
越往山顶走,路越窄、坡越陡,绞磨在这里也无用武之地,木头电杆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地震后的抢修中,武都供电服务站在靠近山顶的位置用了木头电杆。在后来的日常巡检中,窦进书也格外关注着这些木头电杆。2018年,武都供电服务站组织集中更换靠近山顶的这些木头电杆。窦进书和同事10个人整整花了3天时间。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吃住都在山上。
2019年年底,白云村和新北村合并为六峡村,云顶山上的22户居民被划分为六峡村一组。这些年,窦进书见证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日渐普及。窦进书明白村民们今天的可靠用电来之不易,因此对山上的线路维护格外上心,一旦发现隐患就会及时处理。村民们看到线路有问题也会立即告诉窦进书。
改造线路保障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住在云顶山上的村民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发展药材种植产业,重楼种得多,也种芍药、天麻等。重楼成熟后需要先晾晒才能售卖。由于山上云雾较多,光照不足,村民们以前主要用柴火烘烤重楼。用火烤的药材会有一股烟熏味,烤的时候还需要有人一直守着,稍有大意,药材烤焦就卖不出去了。
为了提升重楼的品质,2020年,村民们开始用水泵抽水灌溉中药田,用电烘箱烘制药材。当地的重楼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旧的线路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今年,江油市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对云顶山上的10千伏武北线云顶二组分支线20号~29号杆之间的线路改造升级,增强山区线路抵御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
“线路改造升级是为了山上的乡亲们用电更可靠,我最熟悉山上的情况,我义不容辞!”窦进书说。5月20日,他和其他35名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始施工。
山上的居民上下山都靠一条在近90度的悬崖中间凿出来的路,改造物资的搬运也只能走这条路。“间隔两米一个人,电缆不要触地!”路上有很多碎石,为了防止损伤电缆,改造工作负责人甘永成隔一段时间就提醒一次。路的内侧是峭壁,时不时有碎石滚落;路的外侧是悬崖,只有一些用石块垒起来的路沿。队员们贴着峭壁侧,在山间来来回回,将500米长的电缆一段一段往前挪。两个小时,电缆才能整体移动约1000米。
改造所需的金具、绝缘子、避雷器等物资材料全靠队员们牵着8匹马驮运上山,最远运距约5千米。“一匹马能驮400多斤,我们安排了8匹马,运了3天才把东西运完。还有些需要人工搬运。”窦进书说,20多吨的材料和设备就这样一步一步送到了海拔1538米的山顶。
“累是次要的,主要是危险。”对这条路熟悉无比的窦进书也时刻保持警惕。施工第二天,队员们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块从悬崖上滚落,把本来就窄的路面砸缺了一块。幸运的是没有队员受伤,此后每次走到那个位置,大家总是默默地快步通过。
队员们每天带着自热米饭早早上山,伴着落日下山,奋战了11天,完成了线路改造升级。5月31日17时55分,改造后的线路通电。
用心用情为乡亲们服务
从云顶山脚下到山上最远的一户人家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每次上山前,窦进书都要提前问山上的村民有没有要帮忙带的东西,顺道给他们带上去。有时候是一包盐、有时候是一桶油……“都是些零碎的生活用品,我顺手的事情。”窦进书说。
“不管什么问题,打个电话他就来了。”六峡村一组村民何平海说,“村里的老人换灯泡、开关等小零件,老窦都是义务帮忙。如今山上的供电有保证了,老窦的服务还是一如既往地贴心。”
虽然村里每家每户的电表上都贴了“电管家”联系卡,但窦进书还是不放心。就算没有接到村民的报修电话,窦进书也要根据药材不同生长期的用电需求定期去村里看看,帮村民维护用电线路和设备,及时消除隐患。每次上山他都会随身带着工具,到每户村民家检查用电情况。有时候太晚了,他就在何平海家借宿一晚,第二天再继续检查。
为了保障村民们能用手机快速购电、办理业务,6月份,窦进书还为六峡村265户村民家更换了电表通信模块,从2G模块升级为4G模块。在为云顶山上的村民更换电表通信模块时,他被电表箱里飞出的几只大黄蜂蛰了脸和手,眼睛瞬间红肿,疼痛难忍。但他硬是坚持把22户村民家的电表通信模块都更换调试后才处理伤口。那时他的眼睛已经肿成了缝,手背也肿得很高了。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只要还走得动,就会一直为乡亲们服务下去。”窦进书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