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电建市政公司推动深圳区域滚动发展的重要时期,深惠城际先开段项目作为电建市政公司在大粤湾区的首个城际铁路项目,是完善深圳综合交通施工枢纽体系,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流动性以及构建城际铁路骨架网络信息体系的重要一步,对公司深化区域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年5月,深惠城际先开段项目正式施工。建设以来,项目秉承匠心精神开展全局筹划,坚持以“绿色”为先,全面引领高质量安全建设,为打造“金色品牌”工程持续精准发力。就这样,项目结合城市要素及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纵深推进,在酷暑炎热、汛期长、施工风险大等多重挑战下,逐一完成导墙及地下连续墙施工,全面保证主体结构基坑安全顺利开挖,历经6个月的砥砺奋战,于同年11月底提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为区间长约4.8公里的盾构始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耕基础之根 用好管理“计时器”
基础管理不仅作为项目全面管理体系的基石和根基,也为项目发展提供根本动力,贯穿于项目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项目存续的整个生命周期。
项目擎基础管理利剑,破多重困难坚冰,着力打造一支肯“扑下身子实干,雷厉风行快干”的精锐团队,为打造基础管理规范化、现场施工标准化、盾构模块专业化、业务发展多元化的“品牌”项目,全面落实公司基础管理提升的各项要求,坚持以“严”规避漏洞,“新”攻坚克难,“细”精益求精,“实”持之以恒,扎实稳步推进基础管理提升每一步工作。
立好源头“坐标系”。“两金”压降与成本管理作为项目基础管理提升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项目优化经营性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利支持,在提高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为项目赋能,更好的顺应市场竞争考验,全面提升履约能力与基础管理水平。针对“两金”情况,项目用好“锦囊计”,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其业务运行质量的具体策略,全面梳理存量账款,限时全力清欠,积极与业主沟通完善各分项工程验工计价支撑材料,优化验工计价流程,确保做到“应验尽验”,积极督促业主足额支付工程款,进一步准确填报资金计划并做好支付沟通工作,确保资金支付前置条件可控,全面提升源头的“造血功能”。项目财务资金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优化降低各专项费用,对资金实施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施工过程中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的同时,每月进行成本核销制度,提高设备物资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正确计算取得、储存和缺货成本,把控存量和库存金额的最佳范围,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
找准过程“参照点”。项目始终落实合法规范的招投标制度,前期对分包商的资格严格管理、准入审查,并建立合格的分包商档案,优化分包方式,持续做好合同全周期动态管理,在充分发挥分包合同的“先行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引振分包管理的高效作用,全面提升分包控制执行力。项目引入分包队伍后,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劳务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降低劳资双方的纠纷风险并建立双方稳定互惠的劳动关系,全面抓好实名制管理关、合同签订关、工作考勤关与工资发放关四个重要关,线上通过广联达系统对人员身份信息、特殊工种持证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三级教育和人证对比等情况进行统计核查,运用平台实现资源一体化整合,线下设置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投诉电话岗,一旦发现劳务工工资拖发欠发,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既解决了项目劳务人员数量庞大、工种繁杂、人员流动性强带来的管理难题,同时避免了恶性讨薪的现象发生,全面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监督性和安全性。
树牢资源“比对尺”。在设备物资管理方面,项目全面围绕“以集中采物资,以区域合资源”的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公司集采制,招标采购科学合规,充分发挥集采平台作用,目前通过中国电建集采平台累计采购约60次,节资率达到4.6%。项目坚持落实年度、季度、月度材料计划上报制度,每周定期对现场大型耗材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每月对各项资源进行材料核销,在严格落实物资材料登记出入库制度的同时,定期盘点库存,物资材料使用及发放需分级审批,进一步应用PMS系统对设备物资相关信息实时记录与上传,保证录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全面跟踪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应用情况,做到有迹可循。
厚植破题之能 答好科创“附加题”
建设以来,项目以科创为“火种”,不断突破,勇于创新,力行驱动科研技术的每一处引擎,为青年才俊打造可以发挥“无限”思维的工作平台,做到有志可展,学思悟践,同时在多方面多角度改变传统轨道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体系,展现出全新的施工交互方法、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先进工法技术与多年管理经验的互补,为施工现场装上“智慧大脑”,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全面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不断挖掘建设典型,项目成功解决了主体结构堵漏费用高,大体积混凝土易开裂,盾构下穿岩溶区、高架桥、水库河域、地铁既有线,侧穿多个高层建筑物等一系列重难点问题,真正有效地推进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以“匠心之功”提升施工质量。面对以上难题,项目员工迎难而上,全面开展“破冰行动”,为保证盾构安全掘进,在埋深30米的地下,项目盾构司机整日都在不到两平米的操作室紧按着操作按钮,目不转睛地盯着数据屏幕,他们对盾构掘进的数据变化却高度敏感;与此同时的地面上,不畏烈日与暴雨的岩溶处理人员也在东奔西走,人工挖探、管线保护、取芯验证与注浆加固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只为后续盾构安全掘进;应急监测人员同样马不停蹄的在盾构机正上方同步巡测,这些年他们翻过大山、越过河流,在无数个建筑物中来回穿梭,盾构机掘到哪他们便走到哪,地上本没有路,因为他们走的多了便成了路。
以“星光赶路”证明时光不负。经历风吹雨打,不断跨越荆棘塞途,盾构最佳参数从他们的日日计算中分析出来了,地表最准数据从他们的时时坚守中稳定下来了,一个个烙着电建市政专属印记的施工工艺也从他们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了。面对龙岭工作井近一万平方米的防水施工,项目应用丙烯酸盐新型喷膜防水材料,通过自身阻燃性、无缝粘贴性及遇水自愈性,从源头上避免龙岭工作井后期产生高额的堵漏费用;针对5.6公里的岩溶强发育区,项目摆脱传统单一处理的桎梏,应用“1+4”设孔公式及充填分段注浆的施工工艺,满足永久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岩溶的高效处理以及预防新生溶洞衍生,同期项目自主研发的溶洞可视化数字孪生APP终端,为公司申请两项软件著作权,利用自身“巡游”和“定位”两大系统,实现岩溶高风险区的溶洞定位与风险差异化预警,全面保证盾构在岩溶区的安全掘进。
以“领跑之志”打造建设样板。面对72万平方米的工程渣土,项目致力于渣土无害资源化研发,使渣土利用率从0提升至34%,通过皮带机将盾构渣土传送至渣土处理场地,经过破碎、颗粒筛分、提砂筛分、絮凝、压滤5道工序实现渣土分类分离,进一步减少固体废弃物弃置量,实现资源分类并循环利用效果,同时项目编写的地铁盾构渣土现场再利用绿色施工工法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协会与电建集团经济技术创新奖,第二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施工工法大赛特等奖,为行业树立资源化利用标杆。
项目一个个“金点子”不断迸发出来,为技术“升级”开辟新的蓝海,打造出更创新、更安全的“科技型”铁路工程。
淬炼赶超之力 交上发展“满意卷”
“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直是项目最真实的写照,自始至终,一颗赤子之心永不褪色。项目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注重成果转化,进一步挖掘建设典型,持续发挥着电建市政轨道交通品牌工作优势,只为打造工程新特色。
自强敏行,画好协作“同心圆”。盾构掘进和岩溶处理作为项目两大“王牌”,施工占比最大,同时施工风险最高,正是项目人员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聚,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忆往昔,电建市政公司初入深圳市场,我们也曾被外界称为地铁施工“门外汉”,经过多年积累总结、优化施工,一举成为被人广赞的行业专家,我们从未停止前进,也从未放弃超越,同样也离不开对“业广惟勤”的恒心和对“术业专攻”的信仰,通过不断对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集中归口管理,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最终培养出一支能吃苦、肯奋斗且专业化的“轨道兵”队伍,为公司轨道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躬身践学,赋能跑出“加速度”。项目建设至今,用“每项成果、每项荣誉”践行“高质求新、创先争优”的诺言,先后获得公司“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节约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样板项目”“安全管理标准班组”“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同时在深圳地铁及电建南方公司劳动竞赛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多个施工节点第一的好成绩,并在每一年年度总结中,连续获得“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城际铁路综合管理优秀单位”“安全质量优胜标段”等多项荣誉称号,为电建市政公司在深圳区域获得良好口碑,奠定深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夯实擂台,勇毅挑战“最高峰”。只“走近”不“走进”,犹如“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走进”,才能赶超,走出实效。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工法13项、省部级QC成果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2项,2项科研项目被列为电建集团重大科研项目,1项入选2023年度中国电建科技成果推广目录。针对安全质量管理,项目先后获得中安协安全管理标准化全国示范班组、中施协“绿色工地”、广东省“平安工地”、广东省2023年度质量安全督察受表彰标段,
始发、掘进、洞通,地下区间平凡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平行单位多年差距几载超越。从未知到通晓,穿崎越岖,隧道逐梦,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做真抓实干的奋进者,敢闯敢试的开拓者,攻坚克难的搏击者,坚韧不拔的创新者,全面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步一印记行稳致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