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灯火暖,家亲隔重山,思念如星满夜天。
在2023年来到柬埔寨甘再项目后,葛玉萍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工作填满,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她是大家口中开朗乐观、雷厉风行的“格格姐”。
甘再电站作为柬埔寨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活。葛玉萍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为电站持续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身为一名电建人,葛玉萍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在这份使命的背后,是她与一双儿女无数次忍痛分离时那如刀绞般的不舍与绵延不绝的牵挂。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夜幕降临时,望着那片与家乡截然不同的夜空,对子女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想念家中的父母,想念年幼的子女,更想念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温馨家庭。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封来自家里的书信出现在她的微信消息中。这是家里的老大,那个懂事又聪明的“小暖男”,用中国传统而质朴的方式,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
稚嫩的一笔一划间,讲述着家里的日常琐事和妹妹的成长点滴,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收获与感悟。纸短情长,流露出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牵挂。
葛玉萍读着这些信,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了他们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她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思乡之情也在这份温暖的文字中得到了缓解。她感到,虽然自己身在异国他乡,但家人的爱与关怀却从未远离。从那一刻起,孩子的来信便成了一种期待。那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家人对她的思念与关爱,是她在外漂泊的心灵港湾。同时,这些来信也成为了一种鼓励。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文字中,葛玉萍感受到了力量与勇气。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着家人的坚定支持与默默付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玉萍发现孩子们在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逐渐学会了独立与成长,变得更加坚强与自信。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更加懂得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在信中,他们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还分享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葛玉萍深感欣慰。虽然自己远离家乡,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但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与很多在海外常驻的电建巾帼一样,葛玉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母亲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为公司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母爱与牵挂,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与温暖。(杨桦、李鹏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