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安哥拉,天气炎热,但隆达高原西南部却十分凉爽。宽果河静静流淌,河谷的热带林区时不时有野生动物出没。在这里,水电四局马兰热公路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声鼎沸、机声隆隆,为原始的隆达高原增添了“现代化”的科技色彩。
马兰热至绍里木段改扩建工程全长625千米,项目分10个标段,道路设计为双向两车道,一般路段宽度为12米。项目建成后使安哥拉公路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将极大缩短北隆达省与相邻省份的客运及货运交通用时,从而成为促进当地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新动力。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马兰热公路项目所在地呈波状起伏,海拔在890米和1100米之间,高差210米,地形属于重丘区。要在这里修一条造福万民的公路,对于海外四局人来说十分艰难。
此时,刚完成安哥拉绍里木医院项目建设的靳有珠接到了担任马兰热公路项目经理的任务。他便马上收拾行李,向马兰热公路项目出发。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到项目部,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走不动”。受项目所在地遍布草原、树林影响,石料采集困难,于是靳有珠带领项目团队,对周边地质地貌进行系统的勘测和调研,最终在距离项目80千米处,选定了适用于项目建设的石料厂。由于距离实在过远,加上马兰热公路项目地貌复杂,运输距离远、路况差、时间长,导致出现项目石料“走不动”的情况。
靳有珠看着石料厂与工地的地图,分析临近矿区内部道路,并计算运输时间。他发现,若能说服临近矿区允许项目部使用内部运输道路,将节省一半路程和时间。“说走就走”,靳有珠带领团队与临近多家钻石矿公司进行沟通,做好运输规划,以“互惠互利”的方式,说服矿产公司允许项目部运输车辆使用矿区内道路,距离缩短了40千米。缩短更短的运距不仅降低了石料运输成本,也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从而为施工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一次“全心全意”的“恋爱”
拜永禄穿着安全服,指挥运输石料的车辆停在对应位置。他的额头上冒着热汗,不时撩起布衫擦一把。面对施工沿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情况,拜永禄常说:“建设这条公路对于我来说就和‘谈恋爱’一样,全心全意,一心一意,才能把项目干好。”
在工地上忙完后已经天黑,因为停电,从工地到办公区的路上一片漆黑,拜永禄摸索着走到办公楼,他神情紧绷,没顾得上吃饭的他上楼时两条腿有些发软。
他摸黑走到办公室,打开抽屉里常备的照明手电,就着光打开项目新打印的设计图纸,用铅笔在图纸的空白处写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施工方案。这张修改后的图纸,对比刚入场和当下项目进展,拜永禄发现原先的设计图纸很多地方并不符合本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还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那时拜永禄和项目部施工团队进行反复确认,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罗列出来,逐一与监理团队沟通。通过详细实地勘察、研究论证等方式,明确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对多份原设计图纸进行合理优化,使图纸较于之前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分批次优化的方式不仅避免了造成施工延误,还保障了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的“同步性”。
六月的隆达高原草木茂盛,连绵的山峦染上了一片片鲜绿嫩青,河流水波清澈碧澄,映照出夏天的蓝天和悠悠的白云。拜永禄依然在工地上,看着高原夏天独有的美景,再看看远处建设的公路,默默想着:希望公路施工能顺利进行,为公司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讲一段“真情真意”的“故事”
“说实话,在丛林和草原工作太苦了。大家背井离乡来到安哥拉,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安哥拉人民走上幸福之路。我的责任就是保护大家,让大家平安来,平安回。”马兰热公路项目安全总监陈琛说。
作为安全总监,“安全第一”是陈琛最常说的四个字。不知不觉间,陈琛来到马兰热公路项目已经一年多了。让他感到越来越满意的是即使工作辛苦,疫情防控工作艰巨,但想到每多做一件事,就为项目部的员工们筑牢一层安全“堡垒”,便对工作再次充满热情。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严峻形势,他组织项目部和工区数次召开专项疫情防控会议,一方面督促相关单位备足、备齐防疫物资药品,组织人员定期对营地进行全面消杀;另一方面要求项目部和工区,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尤其是针对来访人员和住家的属地员工,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本项目人员感染。
为了做好项目的安全工作,陈琛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积极谋划,牵头编制并完善了各类项目安全管控体系和制度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项目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承诺、安全责任书签订,为项目的顺利履约打下了扎实的安全基础。他还时常前往施工现场,对现场各作业面的安全措施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的当场提出整改要求或建议,使项目自开工以来无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脚下的路,步步延伸,周边的树林、草原、河流、山川,都成为了这条路上的独特风景。海外四局人的奋斗,安哥拉人民的希望,如源源活水,汇聚百川,注入安哥拉文明的长河,在安哥拉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共筑友谊团结的幸福之路。
评论